阅读记录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家海军么[1/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上御赐的军旗啊!”
      俞大猷自言自语着,他这一辈子起起落落太多回,要说心底里对朝廷对嘉靖这位皇帝一点怨气都没有那自然是假的。
      可是他这一辈子同样也是忠心耿耿于朝廷和嘉靖皇帝,不然换了其他人怎么可能会被朝廷当成块用过就扔的擦脚垫还每每应召出征。
      要知道,俞大猷在东南沿海民间确实威望很高,不但是百姓,便是那海上的海盗和倭寇,有人唤他做俞蛮子,也有人唤他俞爷爷!
      和俞大猷往来的文人也有,但是主流的那些文官却未必瞧得上俞大猷,毕竟俞大猷耿直,有自己的脾气,既不愿意谄媚上官,也不怎么听话,可是偏偏每次国家危难,东南沿海战事危急的时候,赋闲在家的他都是二话不说就出来力挽狂澜。
      可即便如此,俞大猷还是被黑成了贪恋权位,又性情乖张,难以和同僚上司相处。
      要不是俞大猷心态实在够佛系,恐怕早就憋不住,撂挑子不干了。
      对俞大猷来说,也许他这一辈子除了那有生之年能驾驭着林河画出来的那艘胜利号战列舰扫荡大海的心愿外,最大的期待或许就是来自嘉靖皇帝这位君主的认可了。
      看着俞大猷自言自语,林河并不知道俞大猷的内心有多么复杂,不过他也觉得比起戚继光来说,大明朝和嘉靖皇帝真是亏欠俞大猷太多太多了。
      不过鉴于嘉靖皇帝这样极端自私的独夫,乃是这天底下最不能得罪的人,同时也是最粗的那根大腿,林河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帮助俞大猷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荣耀和地位。
      嘉靖皇帝不但派人给李芳送了密折回信,林河同样也有一封嘉靖皇帝亲自手书的长信。
      林河从来没有怀疑过嘉靖皇帝的智商和手段,虽然这位皇帝倦怠政事,刚愎自用,但是即便他一头扎进西苑整天修道,看起来把国家大事都丢给严嵩及其党羽打理,但实际上他仍旧牢牢操持着大明朝的权力,只要他愿意,如今如日中天的严党随时都能崩塌,只不过由此带来的后果,嘉靖皇帝不愿意付出罢了。
      严党崩塌,国家动荡,嘉靖皇帝是不会在乎的,嘉靖皇帝在乎的是,若除掉了严嵩和严党,还有谁能比严嵩这样既能背锅又能做刀子的首辅干的更好。
      不过严世蕃的贪婪还是深深刺激到了嘉靖皇帝,严家近三百万两白银的身家,足以让嘉靖皇帝起了杀心。更何况林河早就通过李芳敲过边鼓,天子牧民,这满朝的官员同样也是,像严嵩和严党一系的官员,贪民自肥,把他们杀了,财产充入宫中不是应有之意吗!
      这朝廷里四条腿的狗子不好找,这两条腿想做官的人总归有的是,若是嘉靖皇帝不喜欢那些动不动就喜欢拿道德大义压人的清流,那就选一群跪舔皇帝的小人来做官好了,干的不好那就继续换,大明这些年科举下来,积压的进士举人有的是,过去南朝的时候,为了当官做太监的也有的是!太祖皇帝那时候,剥皮充草的贪官杀了一茬又一茬,不还是大把贪官前赴后继地继续被剥皮充草挂在城墙上示众,这年头还怕没人愿意做官吗!
      总而言之,林河过往的一言一行通过李芳的密折送到嘉靖皇帝那里,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对嘉靖皇帝来说清新脱俗的思路,可是嘉靖皇帝就偏爱听林河这样的段子。以至于嘉靖皇帝反思,自己这些年是不是对那群朝廷里的官员太优待了,想想太祖皇帝,成祖皇帝,哪个不是杀官杀读书人杀得血流成河的,结果反倒是有洪武和永乐的盛世。
      当年朝廷里,关于海禁的争论也吵了很久,嘉靖皇帝虽然智商很高,但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确实是容易被人忽悠,当年宁波馆日本使节争贡之役后,朝廷停掉了和日本的朝贡贸易,然后倭患起复,关于要不要开海,嘉靖皇帝自己心里是倾向于开海的。
      可是在那群反对开海的官员口中,太祖皇帝的海禁政策乃是祖宗成法大于天,是万万不能变动的,满朝的御史上的折子里,也都是说倭患乃是沿海奸猾商民与番夷通商,诱使良民下海,乃是在挖朝廷根基,若是开了海,那大家都不去种田,这才是大祸害!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家海军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