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家海军么[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嘉靖皇帝常年居于深宫,他的智力全部点在了权术手段上,对于底下的庶务自然是不怎么清楚,当然大明朝的官员里精通实务的也实在不多,但是他们确实是万众一心地阻止嘉靖皇帝想要开海的念头。
      朝廷里就算有远见的那几位想要推动开海这件事情,他们又怎么敢和东南系那么多的官员站到对立面,骂了皇帝大不了挨顿庭杖,不但能搏个名声,还不一定会死,可若是得罪死了那些利益攸关的官员们,那真是能把他们往死里整还祸及全家的。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究竟隐藏着多少利益,嘉靖皇帝都是被蒙在鼓里的,即便陆炳对他忠心耿耿,可是陆炳也要顾虑到整个陆家。
      这一次陆炳之所以愿意出手,把相关的情报全都一股脑献给嘉靖皇帝这位主子,不单单是他从林河的那些计划里看到了很大的成算,最主要的是林河彻底给他把话说开了,他是锦衣卫指挥使,是嘉靖皇帝的鹰犬利刃,哪怕这几年他有意与官员为善,可他做过的那些事情始终都在,一旦嘉靖皇帝故去,陆家必然势弱。
      而历史上,陆炳死后,陆家也确实倒了大霉,陆家被打成严党,但实际上陆炳从来都不是什么严党,反倒不如说严嵩和他都是帝党。
      在陆炳心里,林河日后是能接自己班的,而且以林河的本事,起码不会干的比自己差,所以他才有那么大的魄力下注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林河关于东南沿海,走私贸易,还有沿海缙绅甚至大明朝此时的社会经济情况,都写了不少的实用性文章,通过李芳呈现给了嘉靖皇帝。
      虽然林河不是什么明史专家,但是奈何他是开挂的男人,上一辈子看过的东西都清晰地刻在他的脑海里,通过殿堂记忆法,他找到了不少有关嘉靖时期的各种文章,自然是能够针对性地写出能实实在在忽悠到嘉靖皇帝的东西出来。
      这个时候,大明朝正处在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土地兼并在加剧,东南沿海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开始了城市化的自然进程,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大批失去土地的人口成为游民,但是大明朝的官员们普遍不具备这种看待经济发展的目光,对于游民的处置居然是让官府予以抓捕,而不是想法子鼓励工商业然后提高税收。
      但是即便如此,这种历史朝前的大势并不是一群既无能又落后的儒家官僚集团所能阻止的,在大明朝以前,历朝历代都是说苏常熟,天下足!整个江南地区都是极为重要的粮仓,但是到了嘉靖年间,这句话已经悄然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若不是江浙手工业和商业极度发达,那些倭寇怎么会变着法的来浙江等地劫掠,在嘉靖大倭乱有史可查一千七百多次的倭寇入侵中,浙江就占了一千四百多次。
      林河做的,就是把自己掌握的资料信息,结合这个时代他所观察到的现状,告诉嘉靖皇帝,然后再告诉他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成祖皇帝时,郑和七下西洋,后来文官们阻止大明朝再度进行大航海活动的时候,是以下西洋耗费巨大,而获利极少,平白无故地消耗国库所致,甚至于他们后来忽悠皇帝时说郑和七下西洋,国朝耗费白银两千万两,却只获利一百八十万两,但却从不提郑和乃是宦官,是成祖皇帝的家奴,七下西洋的获利自然是归于成祖皇帝的内孥,不会流入国库。
      当然至于这真相究竟如何,没人能清楚,不过林河给嘉靖皇帝的这个说法逻辑自洽,如果真如那些文官们所称,郑和七下西洋耗费白银两千万两,却只获利一百八十万两,成祖皇帝又不是脑残,按照这种赔钱法,当时的朝廷哪里负担得起。
      于是在两种说法里,嘉靖皇帝自然更相信林河的那种说法,于是他自然也生出了成祖皇帝能让郑和七下西洋,凭什么朕就不能开海禁,当然对于嘉靖皇帝来说,要让他真正决定废除海禁,甚至于要冒着对抗整个官僚集团的风险,必须是要看到林河能够通过海上贸易为他带来巨大的利益。
      这世上唯有金钱能驱使一切,哪怕皇帝也是一样!
      一旦俞大猷这次能够在海上成功地把福建广东那些缙绅豪族的船队给黑吃黑掉,有个两三百万两银子的进项,别说给浙江水师赐面军旗,就是林河说得什么大明皇家海军,嘉靖皇帝也是愿意搞一搞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家海军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