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二章 蠢蠹百姓[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章、诗画、词曲来,哪一样不是当世翘楚,可又如何呢,科举坎坷一生不中且不去说,要不是有胡宗宪这位直浙总督看重他倚为心腹,他除了一个狂士的名头,也不会有多少读书人看得起他!
      总而言之,读书人要出头,科举是根本,但是有一群能帮你吹捧的同年和朋友也很重要,张桥和张应治这次过来,带来为他们助威声援的人不算少,可是他们哪里想得到读书人之间的事情,那高贤竟然无耻下作到请了那些不懂天理大道圣人经义的下愚百姓来听这辩论。
      他们在台上引经据典,说得口干舌燥,尽展胸中所学,可是对着台下那群下愚百姓却宛如对牛弹琴,反倒是不如那个满口不堪入耳用白话之文讲些歪门邪道的司马徽,这如何不叫张桥张应治他们愤怒无比。
      台下,每次他们请来的那些同年和朋友对他们讲的精彩处叫好时,便被那些百姓们用更大的嘘声给压了下去,两人想都不用想,觉得这必然是鸳湖诗社事先安排好的,今日什么辩理分明就是一个拿他们做台阶踩着他们出名的圈套。
      二张的这番心思,高贤若是知道了,必然是感到冤枉,因为他虽然是让项景隆这位诗社的大金主出钱让那些百姓来湖心岛看热闹,但是方才人群里那些每每打断张桥张应治他们那群人呼声的却绝不是他请来的托儿。
      人群里,一身便服的段贵很满意混在人群里的那几个手下番子的作为,眼下嘉兴府这边算是东南地面上锦衣卫人手最多的了,毕竟自家大人发过话,今后要以林先生为主,这嘉兴府关系到皇爷日后的大计,绝不能怠慢了。
      林河虽然没有亲自来这湖心岛参与这场规模不小的辩理,但并不代表他就不关注这件事情,于是从一开始他就关照了段贵这位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老辣千户,让他记得照看一下这场辩论,不能叫程朱理学的那群人太过得意。
      得了林河的话,段贵自然也是放在心上,这些日子嘉兴府和京师那边消息传递络绎不绝,光是李芳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那里,便是隔三差五便有密折送往京师,而京师那边同样也是以同样频率送信回来。
      这说明了林先生在皇上心里绝对是简在帝心,段贵很清楚李芳这位大太监送往京师的密折里,所禀报的消息全都是和林先生有关的,甚至于这位大太监自己也极为敬重林先生,这边更加叫他行事注意了。
      所以即便没有鸳湖诗社去搞事情,段贵也是会寻思着搞点动静出来,陆炳还在嘉兴府的时候,林河也曾经当着陆炳的面,给一群锦衣卫的实权千户百户们讲过课,所讲的自然是有关后世各种操纵舆论如何搞情报的那些东西。
      虽然锦衣卫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强的情报机构,甚至没有之一,但是从手段上来讲,依然是比较简陋的,和后世那些情报机构的手段相比,依然欠缺了太多。
      林河自然是为锦衣卫补上了一些他们不太擅长的地方,比如如何操控利用舆论去影响百姓,锦衣卫过去办案子,通常都是一旦得到皇权特许,那就是粗暴简单直接,哪怕他们做的是对的,但最后通过那些读书人的嘴巴,锦衣卫便是神憎鬼厌,人人畏惧的鹰犬之流。
      民意这东西,眼下还就是被那群读书人玩得贼溜,每次对付皇帝的时候,都是拿所谓的民意说事,但是那民意不过是被肆意玩弄的东西罢了。
      既然那些官员读书人做得,没道理锦衣卫就做不得,林河的那次讲课,简直是为锦衣卫上下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要对付那些自诩清贵的官员和读书人,何必那么费事费力,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更何况那些家伙的屁股还未必干净呢,直接把他们的名声给搞臭就行了。
      老百姓吗,最是好糊弄了,那些读书人都能糊弄得住,锦衣卫使些手段自然效果更好!
      司马徽在台上讲得再好,但是若没有那些受过培训的锦衣卫番子扮做三教九流的人物,在人群里捧哏串联,岂能有那么好的效果,压得那些读书人连个声浪都翻不起来。
      湖心岛上发生的一切,段贵也自然让人全部记录了下来送往项元汴在南湖畔的别院,毕竟这次鸳湖诗社搞的辩理规模不小,而且林河也表示了关注,段贵自然是要把自己的活给干到位。
      瞧着台上已经起到不能自制的张桥和张应治,段贵一脸冷笑,他倒是挺希望这些货色再把事情闹大些,不然如何显得出他们锦衣卫的手段来。

第三百五十二章 蠢蠹百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