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二章 秀水县令的心思[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彼辈士绅互相勾连,陈松一个没什么跟脚的县令自然也是很难真正做到施政理民,压制豪强的,毕竟他又不是刘存义那种强项令,本身性格强硬手段厉害不说,人家能在平湖县压住那些贪婪士绅可是靠着倭寇围城时处变不惊,一箭射死贼寇的本事。
      平湖县的士绅之前和刘存义这位县令妥协,是因为还要靠这位强项令抵御倭寇,没见后来乍浦大捷后,这些平湖士绅们便想着法子要让刘存义滚蛋了,要不是刘存义投靠了胡宗宪,搞不好会被明升暗贬,弄去那些苦寒荒僻的地方当官去。
      陈松也是久经官场的,一开始是乱了方寸,后来得了师爷提醒,才清楚那血书的事情,其实倒是不必太过担忧,那位孙千户并没有把话说太死,说穿了不过是要让那位林先生施恩于他,好叫他这个秀水县里尽心尽力帮那位林先生的忙。
      “大人,其实不必惆怅,眼下让这位林先生施恩于您,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您以前不也曾想过要做一番事业吗,只不过这秀水县里掣肘太多,便是再好的善政也是施展不下去的,如今这桩谋逆案一出,本县士绅还不是人人自危,若是大人您和那位林先生关系交好,这消息传出去,那些士绅还敢对您阳奉阴违不当回事儿吗!”
      师爷在一旁谄笑着说道,他的消息呢其实比自家这位县尊大人要灵通的多,当然他能知道的消息也是那位强项令身边的师爷特意透露给他的,至于原因吗,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自己这位东翁老爷并不是那种特别精明强干的人,师爷清楚陈松最大的毛病便是优柔寡断,又没什么担当,说起来这也是天底下大多数读书人的毛病。
      别看之前这位东翁老爷说着要干一番事情,师爷心里明白,这不过是这位老爷一时间的念头罢了,真的事到临头要他亲力亲为时,恐怕便又要退缩了。
      明哲保身怕是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位老爷的骨子里,若是不能明明地明白自己乃是有靠山的人,这位老爷过一段时间,只怕还是不会和那些本地士绅为难,开罪地方豪强的。
      “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陈松依然有些犹豫,他当然清楚若是那位林先生真的来了秀水县,把那封血书的事情给摆平了,他终究是要付出些代价的,别的且不说,无论这位林先生最后想在秀水县做些什么,他至少该是个支持的态度。
      “大人,这事情且先不去管它,等那位林先生来了再说吧!”
      看到陈松犹豫的样子,师爷不由暗叹一声,这位东翁果然不是个做大事的料子,这年头想做大事,就不能瞻前顾后,更不能怕得罪人,哪边都不想得罪,那便是哪边都得不了好。
      这年头当地方官,无非三种,一种自然是和地方上的士绅豪强们彼此勾结,别的且不说,这银钱上的好处必然是最多的,一种则是不闻不问,在县衙里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一种便是正儿八经的做事,那必然是要想法子和治下本地的士绅豪掰掰腕子的。
      “也好,等那位林先生到了,你记得提前来知会我一声。”
      陈松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刚刚考中进士,脑子里满是报效君父朝廷理想的青年,即便是手下师爷掩饰得极好,他也看出来这位师爷似乎对自己的谨慎有些腹诽。
      待得师爷离去,陈松一个人躺在太师椅里,再没了平时的端正模样,这一刻他只觉得有些心累,自己治下出了谋逆案,就算是把影响降到最低,他这辈子的仕途估计也就那样了。
      陈松当然清楚林河如今声势极大,且不说总督衙门,便是当朝锦衣卫指挥使的未来妹夫,又和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交好,似乎也足够他去投靠了。
      只是陈松太清楚不过,这官场上的事情,起起落落谁说得准,他本来就不是胆大的,林河的声势固然浩大,可他也担心日后哪一天受了牵累。
      做大事不能惜身,这是陈松当年就懂的道理,他也曾为此付出过代价,旁人只知道大事做成的好处,却不知道做大事却也有着远超平常的风险。
      “还是等见了面再说。”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陈松口中喃喃自语着,心里面却是想着若是见了那位林先生以后,自己要该如何试探一番,才能知道些关键的信息,而不是仅仅靠着师爷们的一番推测,便彻底倒向这位林先生,须知道他虽然仕途不济,可是京师那里总还能联系几人的。

第三百二十二章 秀水县令的心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