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回去京师,一路保重。”
嘉兴县外的官道上,林河朝着已然上马的陆炳说道,尽管相处的时间不长,不过林河心里清楚,自己这位大舅哥是个很重视家人的人,也许除了那效忠嘉靖皇帝已经深刻到骨子里的念头以外,便只有家人才是这位大明朝有史以来最强势的锦衣卫指挥使唯一挂念的东西了。
“放心,京师一切有我,惊仙你就在这嘉兴府大展拳脚,皇上那里,绝不会有任何不利于你的消息。”
陆炳看了眼站在林河身后的小妹陆绾绾,沉声说道,他这一生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林河这般惊才绝艳的人,林河的才能不是那些什么道德文章,真要论文采文章,这大明朝有的是远胜过林河的人。
但是那些人除了写文章,空喊道德口号以外,真要论到主政地方,施政安民,只怕连那一县之中的奸猾胥吏都不尚且不如的。
林河的才能在于那些一直被读书人们轻贱的微末之技,只是历代以来,没有一个人能像林河那样把那些真正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讲述出来,便是下愚之人只要愿意花功夫也能学会。
陆炳是武状元出身,也是军户子弟,即便他文采风流不输那些簪缨世家的读书人,可他却始终和这满朝的文官不是一路人。
曾经陆炳担心过自己身后,陆家的富贵能不能保全,所以他即便是嘉靖皇帝的孤臣,可是锦衣卫在他手上,哪怕权势远超前朝历代,但他为人亦是低调,从不曾主动掀起大狱,亦是和文官们交好,在读书人亦是有些薄名。
只不过那一切都是不得已为之罢了,可是如今陆炳却有了第二种选择,林河的出现,可以让他成为嘉靖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子,只要他这位主子心底里依然还有当年的雄心壮志,他就不怕杀人,更不在乎所谓的虚名。
在嘉兴的这段时间,林河经常和陆炳一起讲古说史,林河说那些历史,无论是从立意还是角度,都是超脱于这个时代的,当陆炳也能再站在更高的宏观角度去看待历史时,那么林河已经展露出来的那些之于这个时代朝前的技术和经济手段,才足以真正地打动这位铁血的锦衣卫指挥使。
“如今万事齐备,东风亦是不缺,大哥在京师,只需等待这边的好消息就行了。”
林河看着开口承诺的陆炳,当然知道陆炳那句话里的分量,不过他心里亦是有着足够的自信,眼下嘉兴府这边,他所在一方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到无视那些阻碍的地步,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发展,什么时候超过百万两的银子一次性送入嘉靖皇帝内孥的时候,便是这东南地方上掀起风暴扫荡一切的时候。
“好,那我便在京师等候你的好消息。”
陆炳一笑,然后也不拖沓,便直接策马扬鞭而去,林河目送着那些锦衣缇骑飞卷而去,方才掉头朝陆绾绾道,“咱们回去。”
“好。”
陆绾绾笑了起来,接着亦是翻身上马,和林河一起并肩策马,朝着身后的城市行去,两人身后,是十几骑林府家丁,威势煊赫,只叫远处的路人亦是心中感叹。
“这林先生年不过十七,便已有如此声势,日后这林家怕是要成这嘉兴府的豪门望族了。”
几名往来杭嘉湖等地经商的商人在一旁说道,他们这些商人最是重消息,如今嘉兴县下辖诸多乡镇,那林河做担保,项家出钱的低息农业贷款,已经是广为人知,虽然仍旧不清楚林河和项家到底要做什么,但毫无疑问这些商人心底里都清楚,这世上没人会去无缘无故地散财做善事,除非做那等事情会有更大的好处。
……
秀水县里,孙玉伯看着那些已经整理好的卷宗档案,看向了堂下的秀水县典史夏楠,虽然这桩谋逆的案子由他们锦衣卫接手了,可是这卷宗,秀水县里也是要留底的。
孙玉伯很清楚,本朝锦衣卫之所以强势,而且还叫那些御史言官们只能不疼不痒的弹劾几句,除了自家指挥使大人深得皇上信任,另外便是锦衣卫办案必定是不会留下把柄,用自己那厉害弟子的话来说,就是程序正确无可挑剔。
眼下,那被挑出来杀鸡儆猴也好还是杀猴儆鸡也罢的十三家秀水县的大户士绅,全都被关进了秀水县的刑房大牢里,那抄家抄出来的家财折合成银子就有近五十万两,更不用说那一千多倾的良田更是价值不菲。
虽然是用谋反的名头拿下了这十三家,但总归还是这十三家平时行事太
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