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四章 给渔户们一条出路[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这年头的地图,对于林河来说,堪称是粗陋不堪,于是他教了陆文昭沈炼兄弟他们一段时间以后,给他们留了个嘉兴县调查的大刑社会调研,这开篇的第一就是交通篇,自己这群学生忙活了大半个月,算是交出了一篇让他极为满意的文章。
      文采什么的放在这个时代被任何一个有志于举业的读书人看了,都会被痛骂成有辱斯文粗鄙不堪,写这种文章简直是读书人的耻辱。
      不过林河自然是不会在乎那些读书人的狗屁看法,自从宋朝科举大兴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被养废了,尤其是这大明朝,一个个眼高手低的,越是文采好的,越是废物。
      嘉靖朝其实放在大明朝,其实还是出了一些人才的,当然这些精通实务的人里可没一个是以文采著称的,相反都是科举时名次靠后被看不起的,便是授官也是被发配到鸟不拉屎的偏僻地方去的,比如曾经的胡宗宪,还比如眼下应该在海南这种荒芜之地的海瑞。
      薛安不知道这位林先生给自己看的是什么,不过他还是走到了大桌前,然后便看到了一副巨大的地图,他虽然不识字,也不懂得怎么认地图,之所以能一眼看出来,是因为地图上着重描绘了嘉兴府内纵横交错的水道河道。
      “这,这真是太像了。”
      薛安这辈子其实也是见过所谓的地图的,年轻时跟着漕军北上运粮,在他那位大哥那里,他看到过漕军拥有的水道图,只不过却画的极其简陋,完全不像眼前这幅地图,上面的河道画的极其逼真,他在嘉兴府撑船摆渡了几十年,一下子便认出了嘉兴县的护城河和穿城而过的大运河,然后顺着这两条主要的大河,一下子便把那些支流河浜都给认出来了,哪怕他不认识字,但也能知道这些水道通往的地方在哪里。
      “这河道图,准不准?”
      看着薛安的样子,林河便知道自己根据学生们采风回来的素描图和详细的文字记录,这画出来的地图应该是已经比较准确了。
      “准,太准了,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准的地图。”
      薛安老实地答道,一旁的陈昂却忍不住笑了下,一个渔户头子也见识过别的地图么,要知道地图这东西可不是什么寻常玩意,除了官府里有地方的县境图,府境图,便只有军中有地图了,至于普通人,根本没机会见识到正儿八经的地图。
      “有了这水道图,薛老哥你可能将嘉兴这边的渔户们都组织起来……”
      自从了解了如薛家这般的渔户的处境之后,林河便打起了这些大明朝的所谓贱籍的主意,眼下他最缺的乃是人力资源,大明是个农耕社会,但凡有田种,没人愿意跑去干其他活。
      原本东南这边倭乱兴起前,江南各地商业也渐渐发达起来,虽然官绅豪强们兼并土地让很多农民活不下去,但却变相地解放了被土地束缚的劳动力,导致了一段时期内,江南这边商业繁华的景象。
      只不过随着沿海海商的崛起,从事海上贸易走私的普通人越来越多,类似像汪直这样出身寒微的大海商也不在少数,自然不可避免地侵犯到了一些原本靠着垄断海贸死走的官绅利益,于是才有了御史向朝廷上奏,说沿海奸民好逸恶劳,私造大船下海通藩,入则为商出则为盗。
      于是在嘉靖二十六年,朝廷正式下令,然后随着朱纨这个强硬的禁海派官员提督闽浙军务,一场席卷整个东南沿海的战争便彻底开始了,双屿港的毁灭,更是代表着原本盛极一时的走私贸易被朝廷完全禁绝。
      从那以后东南倭乱,实际上就变成了一场新崛起的海商阶层和传统沿海缙绅之间的内战,而朝廷则站在了缙绅们一边。
      连续十年的战乱,让嘉兴府这样的富庶之地也损失了不少人口,像薛家这样的渔户,随着嘉兴府经济的萧条,乡镇县城间的航运生意也受到了影响,眼下他们的生计都成了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年不如一年。
      实际上为何东南倭乱,朝廷剿倭却越剿越多,实在是更多的人活不下去,尤其是像沿海的渔户,往往熟悉水性,又能操船,实在过不下去,一些年轻的光棍们便索性去投倭当了倭寇,而一些地方上的官府得知后,又会把这些投倭的青壮所在的村庄列为叛逆,最后逼得一些地方的渔村是整村整村的投倭通倭。
      林河知道眼下像是薛安这样的渔户实际上处境极为不好,他自然愿意给这些人一个出路,总而言之先把这些渔户里的青壮给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教育,干什么行当都是能赚钱的。

第三百一十四章 给渔户们一条出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