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外海,毛海峰的船队出现在了海岸线上官军的?望台视线中。
“快点烽火。”
随着一名把总的喝声,那建在岸边山丘上的一处烽火台的守军士兵们连忙点燃了烽燧里的狼烟,接着不过是顷刻间,一道赤红色的狼烟便直插天际。
海面上,看着自家船队刚出现,官军那边烽火已是一道连着一道,毛海峰也不由有些吃惊,不过想想那场乍浦大捷,官军也并非全都是酒囊饭袋。
乍浦镇中,亲自坐镇的俞大猷在看到狼烟的瞬间,便点了军将,和城中的三百军士,便往海边而去,这段时间他也是在乍浦周边等地招募士兵。
因为有着胡宗宪的保证,俞大猷这次这个浙江水师总兵乃是有着比起以前不知道大了多少的自由程度,在这招募兵员一事上,他也是放大了胆子,除了从沿海卫所里征募那些品行不错的青壮以外,也是给了那些渔户们从军的机会。
眼下,俞大猷手下已经征募了两千新军,只不过兵员刚刚集结完毕,还未真正展开训练,眼下浙江水师的主力仍旧是刘恩至的水师。
这时烽火点燃已有片刻,原本乍浦港里停船的官军水师,这个时候也已经在刘恩至的指挥下士兵登船,可以驶出港口和倭寇海战。
只不过俞大猷这个主帅未至,再加上外海的倭寇船队忽地停了下来,刘恩至也没有轻易让水师出港,海战有时候打的就是天时,眼下火炮还没有成为海战的主力,依旧是以跳帮作战为主,所以这海上的风向对于海战便显得特别重要。
……
自家船上的桅杆上,毛海峰看着那在短短时间,就在港口里完成集结的官军水师,脸上的神情也变得越发凝重。
毛海峰是奉了义父汪直的命令把麻叶这厮送给朝廷,一来是为了示好,毕竟他这位义父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便是接受朝廷招安,然后大明开了海禁,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海上做生意,二来么便是毛海峰自己也想看看官军的虚实。
随着徐海的覆灭,眼下东南沿海的大股倭寇们都太平得很,没人再想去试试朝廷的刀锋利不锋利,毕竟徐海去年在日本招兵买马声势浩大,最后从日本离开时,可是号称五万大军的,虽然这里面水分不小,但是三万人总是有的。
这样的规模都已经超过了当年汪直联络各路倭寇入侵浙江时的规模了。
毛海峰本来以为义父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他心里虽然觉得义父的话不错,朝廷终究是朝廷,兵多将广不是他们能比的,但是心里面他还是有着些侥幸心理,觉得徐海在乍浦覆灭,不一定是朝廷兵马有多厉害,不过是徐海无能罢了。
不过眼下看到官军水师反应这般迅速,毛海峰便知道这朝廷新建的浙江水师不是善茬了。
毛海峰从平户出发,带着麻叶来乍浦,一路上也自有船只前来报信,知道如今朝廷派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来嘉兴府,戚继光这个如今威震东南的大将在组建新军,还有俞大猷这位本就为他们所惧怕的老帅则是成了浙江水师总兵,都叫他心惊不已。
只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亲眼看到这浙江水师果然精锐,比起自家船队的乌合之众,光是这集结的速度便是他们比不上的。
于是原本还有些骄横心理的毛海峰顿时便老实了下来,他从桅杆上下来,然后便立刻派了手下的人驾着小船前往乍浦港里和官军沟通,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地打这一仗。
……
此时俞大猷已经上了刘恩至的战船,看着远处海面上按兵不动的倭寇船队,俞大猷目光灼然,实际上锦衣卫虽然在东南这边力量远不如京师,但是也不可小觑,更何况去年胡宗宪上任直浙总督后,总督府衙门里招收了不少三教九流里的人物,其中不少精通日语的总督府幕僚被胡宗宪派去了日本和汪直这个大倭寇联络。
不久前,俞大猷前往嘉兴县和胡宗宪见了面,从这位上司那里得了消息,汪直很有可能会派人来乍浦这边商议招安的事情,当然这所谓的招安,不过是个由头,毕竟双方都要试探下对方的诚意。
剿灭倭寇,乃是胡宗宪的大原则,基本上不会变,如今再加上林河这个变数,俞大猷担任浙江水师,自然是少不了海上的战事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 毛海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