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章 长受国民之优礼(5)[1/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5
      大殿之中,袁世凯、张謇相对而坐,手里各执一份计划书。殿角燃起的炭火,膝上盖的厚毯,无一不显露出砭骨的寒气。
      “《改革全国盐政计划书》?”袁世凯定睛看着张謇,眼睛眨了眨,“唔,季直你说说看。”
      “两淮盐务之弊,由来已久。诸如丁籍制度、缉私制度、引岸制度、定价制度,不可不改。但若进行改革,不唯两淮须改,全国的盐政都须进行整改。”张謇言简意赅,先提出旧盐法之弊。
      这年冬初,张謇入京向袁世凯商议改革盐法。这算是分内之事。
      辛亥革命之际,张謇被推举为江苏两淮盐政总理。民国刚刚成立之时,他被孙中山任命为实业总长之时,仍兼任了江苏两淮盐政总理一职。其后,张謇与孙中山意见不合,辞去实业总长一职,但盐政一事仍在他管辖范围内。
      说起盐政,张謇之所以肯担此职,实是因天下苦盐政久矣,他不得不花时间费工夫去思考对策。
      当初,张謇在创办通海垦牧公司之时,所遇的阻碍之一便是不合时宜的盐政。
      张謇随后对此提出了改革主张——就场征税。顾名思义,这是说,在原盐出场地征税,以利于实现源泉控制。
      张謇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可惜他呼声虽大,但却撼动不了盐法体系,难以实现。现如今,民国政府外债高筑,搅得袁世凯头大如斗,他便想从盐税下手,为他解决这一难题。
      一日之间,袁世凯发出数次电报,催促张謇北上,议定改革盐政之事。
      对于渴盼改革的张謇来说,这自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但他仍然担心自己的主张有纰漏,或是难以为总统所接受,便约好了浙江盐务改革家景本白,先到上海去商议一番。
      一番商讨下来,竟然花去了三小时时间,但张謇却觉得获益匪浅。过去,他坚持“就场征税”的主张,长达十余年,但遭遇改革阻力的现实,却不得不让他反思,改革是否操之过急,过渡政策是否有必要。
      是的,很有必要。景本白所力倡的“就场官专卖”之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这个办法,在当前并不偏向于自由贸易,但待到场产整理已毕,盐户已发展成大大小小的团体组织后,盐政之改革,便可顺利过渡为就场征税、自由贸易。
      张、景商讨之后,景本白起草《改革全国盐政计划书》。旋后,张謇将这封《改革全国盐政计划书》带往京师。【注1】
      袁世凯盼着张謇过来,几乎可用“望穿秋水”来形容,但当他听张謇说起,盐政改革须遍及全国时,眼睛却瞪直了,分明是心存疑虑。
      近日来,炭火燃得旺盛,空气干燥,眼睛免不了有几分干涩。袁世凯又忍不住眨眨眼,问:“全国?”
      张謇笃定道:“全国。”
      “这……不妥吧。步子走得太大了。”
      “总统请听老夫慢慢道来。”张謇指了指《计划书》,“其中虽已详述,但老夫一一说来,可能会讲得更清楚一些。”
      “好。”
      “旧中国盐法之坏,盐政之弊,已达极致,不可不

第87章 长受国民之优礼(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