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以字证名识君意(5)(6)(7)[2/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袁世凯半跪在地,解释道。在他身后,带血的人头还在滴溜溜地转。
      在场将士无不咋舌,小声哄闹起来。
      当年,袁保庆便是一位杰出的将帅。眼下,吴长庆见袁世凯作为将门之后,亦如此雷厉风行,自然对他青眼有加,非但没怪责他,还连声称赏:“杀得好!我庆字营,养的不是窝囊废,更不是兵痞!”
      袁世凯听他这么说,心知吴长庆在为他撑腰,不待对方来扶,便起身道:“多谢筱帅!”
      军中兵士见此情状,只得审时度势,不敢有一丝放纵。
      张謇见袁世凯雄于决断,不禁有与有荣焉之感,但转念一想,这小子所谓的“谢罪”,又有几分诚意呢?思来想去,张謇便回到舱中,给袁保龄写了一封信。称许袁世凯的才能自是必要的,这也是事实;但张謇也想请袁保龄叮嘱袁世凯,行事谨慎为好。
      7
      八月下旬的这日,炎气蒸腾,蝉鸣聒噪,令人心烦不已。
      清军集结之后,先将大部队驻扎于汉城的南门外南檀,以对大院君形成威慑。再是由吴长庆、丁汝昌、马建忠亲自出面,拜访大院君。清军远道而来,大院君已经腹诽了几日,甚至暗嘱兵将备战,岂知,对方这几位高级将领,对他极尽褒扬,并未因壬午兵乱之事责难于他。
      大院君戒心尽去,喜道:“多谢大帅们体恤,孤还担心你们是来问罪的呢。”
      “这说得哪里的话,”吴长庆对他作揖,“朝廷的意思还是很明白的,日军嚣张若此,我大清自应尽宗主之义。”
      不提朝廷还好,提到朝廷,大院君便坐不住了,当即道:“孤今日便将回拜,大帅远道而来,孤尚未尽地主之谊,实在惭愧。”
      吴、丁、马三人回返之后,细声耳语一气,眼中尽是志在必得之色。
      另一头,大院君的左右却劝道:“大院君使不得!万一有诈,可如何是好?”
      大院君思忖一时,道:“如今日军来犯,清国可开罪不起。我们多派些人马便是,谅他们也不敢在孤的地盘造次。”
      到了申时,大院君领着数十亲随,带着大队人马浩荡而来。入得驻军之所,按规矩只能由数位亲随偕同入内。
      吴长庆见他这架势,冷笑一声,对刚在军中立威的袁世凯使了个眼色。
      手到擒来!袁世凯一声令下,数位兵士持械而上,将来人尽数阻在军中。
      一转眼,已过去了两刻,军门之外,一干人马久久不见动静,不禁面面相觑。正在此际,只见一个矮胖而强悍的军官,挟着大院君走来。身后还跟着数位身形壮硕的兵士。
      一时哗然,将士们立马操起了兵刃,嚷嚷道:“放了大院君!”
      却见对方一手挟着大院君,一手提着一道圣旨,朗声道:“朝廷有命!捉拿乱臣!谁敢不从!”顿了顿,他又纵声道:“我乃项城袁世凯,你们可记好了!”
      大院君的拥趸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阵势,但见为首的将帅愕然不动,也杵在原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等到他们回过神来,觉出自己输了阵,袁世凯已挟着大院君走远,把他逼进早已备好的车舆中了。

第12章 以字证名识君意(5)(6)(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