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以字证名识君意(5)(6)(7)[1/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5
      七月三日,威远、镇东、日新三舰齐发,驶往朝鲜。
      约莫四日时间,淮系庆字军便能如期抵达朝鲜。行至烟台,庆字军又补充了泰安、拱北二舰。五艘舰船一起进发,激起滔天海浪。
      海风浩浩,裹挟着咸湿的寒意,打在将士们的身上,激得每个人都心中一惊,汗毛倒竖。
      夜灯晃荡,忽明忽暗,张謇了无睡意,提笔便写起了《谕朝鲜檄》。
      众所周知,檄文是晓谕敌人、声讨叛逆的文书,一篇好的檄文能揭发敌逆之过,为战势助威。张謇伏案沉思,落笔便是一篇铿锵之语。
      隔日,海风飓烈,庆字军寸步难行,只能在威海卫暂时停泊。吴长庆也被飓风吹寒了肺,不住地咳嗽,但每日都在舱中巡查,浑不在意。
      眼见兵事受阻,将士们担心贻误战机,不免有些焦灼,倒是承担军需、勘定行军路线任务的袁世凯,不慌不忙,对张謇说:“依我说,晚上几日,倒也无妨。我正好把朝鲜的情况摸清楚。古人也说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张謇笑道:“慰亭言之有理。”见他手里卷着一张牛皮,张謇又问:“这是何物?”
      “舆图。”袁世凯挨近了些,对张謇耳语道,“汉城也不小,要勘定登岸之地、确定行军路线,乃至于抓捕大院君,少不了这个——每条街巷都被画在这里面了。先前,朝鲜使臣金允植来的时候,我就问他要了这个。对于朝鲜的政务、军事,学生也有所了解。”
      凡事预则立。张謇自然对行事干练的袁世凯更为欣赏,微笑道:“前敌营务处,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6
      真正让吴长庆、张謇对袁世凯刮目相看的事,还在后头。
      待到风平浪静,五艘舰船再次起锚。七日一早,庆字军便披着霞光,驶入朝鲜。再隔一日,庆字军已驶至内港马山。再过了一天,张謇便向吴长庆推荐袁世凯去打先锋。
      上一刻,吴长庆还被一个以晕船为由拒绝登岸的营官气得半死,此时听张謇如此说,也保持了优秀将领应有的素质,询问道:“你可有把握?”
      张謇便把袁世凯做足准备之事尽数告知,道:“不妨让他试试。”
      吴长庆沉吟片刻,道:“那就让我这个侄儿,顶那个懦夫的职。”
      袁世凯大喜过望,立马接令领兵登陆。趁此时机,吴长庆、丁汝昌、马建忠等主将,也拍板了抓捕大院君的计划——诱捕。
      日前,金允植来访之时,提出了这个计划。主将们莫衷一是,各有其见,一再讨论后,终于做出了这个决断。
      且说,袁世凯登岸之后,回来复命。吴长庆见他魄力非凡,便让他领兵跟金允植挺进汉城。大军虽然惯于作战,但一行人远道而来,又兼晕船之故,必然不便调度。吴长庆很想看看,袁世凯到底能不能整治下来。
      令人意外的是,袁世凯带着一个营的兵士而去,回来复命的时候却拎回了几颗人头。
      “目无法纪,奸掠百姓,末将不得不杀之以安民心!事急从权,末将未先请示筱帅,特此请罪

第12章 以字证名识君意(5)(6)(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