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四章 尘埃落定[1/2页]

重生之美丽系统 Dachuidao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知道是因为真的到了年底,大家都无心再拖了,还是锚链厂经历了这一番大起大落,早就没有了一丁点儿再挣扎的愿望,梁东他们提出的方案居然没有再经过一点儿讨价还价就顺利地被锚链厂接受了。弄得原来他们计划的第二套方案都没有提出来的机会。
      最终锚链厂的地皮以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梁东的公司,所得款项将用于支付所欠的“未来之星”投资款项,供应商的货款,以及厂内员工的工龄补偿款。除了地皮转让的费用,市里面又牵线,把锚链厂的一些设备转让给了其它涉及重工业的市内企业,转让的费用也有四千多万。这么着拆拆卖卖,总算是不仅可以还清欠债,也还能小有结余了。
      不过这代价也是巨大的,锚链厂,这个在C市的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四十几年的名字,曾经人人都梦想去那里寻一个铁饭碗的名字,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了。
      离开市政府办公大楼的时候,黄保领有脚步都有些蹒跚。他也没有想到,最后在自己手上,这么大的一个厂子,竟然就毁了?最后的最后,居然厂里面最值钱的是那一块地皮。三十年了,他在这个工厂已经干了三十年了,从最开始的学徒工,到小班长,中间又脱产去学习,回来升了车间主任,副厂长,一直到厂长。八七年市里面和省里面来找他谈话,告诉他要调任他来做这个厂长的时候,他是什么心情?又是激动,又是兴奋,那个时候真的是觉得要把这个厂子建好的。他还记得当时自己花了多少时间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走遍,这厂里面的每条生产线他都熟悉,每一个工位他都知道是干什么的。他也曾经很多个夜晚在灯下撰写锚链厂的生产计划和发展规划,也曾经到全国各地去学习,去取经,学习怎么在市场的新形势下,抓住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建设工厂,他也曾经把厂里面培养出来的优秀劳模送上去北京参加劳模大会的火车。
      在这个厂这么多年了,他对于这个厂里面的感情,谁能说是假的呢?他又有哪一步不是踏踏实实走过来的呢?为什么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局呢?他是哪一步走差了?
      到底是最后一步走差了啊,这一步不是他原来要走的样子啊。黄保领想起刚刚做学徒的时候老师傅教他的话:“做这个焊工活儿,要讲眼力见儿,但是最重要的是手要稳,焊枪拿起来的时候,就盯着焊枪,旁边再有什么动静都和你没关系。就是地震了,那也得把焊枪关好了,放好了再跑。”他到底是没有做到师傅说的话啊,可是怎么稳哪?到了这个时候,怎么稳哪,再稳,那也是在一潭死水里面稳当。但是也许,那样一潭死水的稳当也要好过这样四处漏风之后破产吧。
      黄保领拢了拢领口,今年本来是天气预告总是说暖冬暖冬的,到了腊月底了,竟然来了一阵强冷空气,一下子气温达到十年来最低,再穿得暖和,风都一个劲儿地往脖子里面钻。到底是老了,以前年轻的时候,这天气,穿个棉衣都得头上冒汗,今天穿了件羽绒服,外面又套的皮衣,还是冷得直哆嗦。老了啊,黄保领想道,连着他曾经想要建设工厂的豪情壮志也都一起老了。老婆当初要把这个投资的钱挪一笔出去买房子他也没有阻止。虽然那不是他让的,但是他也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做。就说这一点,他这个厂长最后还是当得不配啊。黄保领想到今天来签订转让协议的场景,对面坐着的都是年轻人,人家虽然年轻,可是自己这么一辈子待着的工厂在别人看来,就是一笔小小的投资而已。他注意到廖副市长非同寻常的客气,虽然还不至于到谄媚的程度,但是他的客气,和对方理所当然地态度,都说明他们这家东方投资集团的不简单。不过自己又有什么好报怨的呢?如果不是为锚链厂,廖副市长也不会三番五次地走跑市里面的这些企业,也不会到了年底还遇到这样有人围堵市政府的情况。说到底,大家都是在为了锚链厂在忙,为了他捅下的娄子在补窟窿啊。
      刚刚那个字签完了,黄保领的心算是落下了一大半,总算

第二百零四章 尘埃落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