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背着这几亿的债了,今天下午市里面就会发布新闻,当初投了钱进来的人,现在凭之前的记录,分三年可以领回当初的投资款,已经发还的红利不会被扣除。就凭这一条,大家应该就不会再到市政府门口来闹腾了。但是厂里面的事儿还没完,这回去,就是清理设备,腾退厂房,员工的工龄计算和补偿,签买断的合同。设备还好说,转让掉的要封存起来,过了年人家就会来拉走,如果调试出了问题可能还要来找他们,那些实在老旧的没人要的,那就只能到时候三文不值二文的卖废品了。也直可惜了,当初他还想着要建个厂史陈列馆的呢。把这些老设备放在陈列馆里面,以后新员工来了都要去看一看。现在?黄保领自嘲地摇了摇头,现在可不会再有新员工了。这些老员工们还不知道怎么办呢。自己这次回去,肯定是要被人指着鼻子骂了,厂子都没有了,自己这个厂长又有几个人看得起了?只是现在再想这些都没有用了,还是打起精神来,回厂里面开大会吧。计算工龄的方案是之前已经讨论过的,厂里面年轻人不多,年轻人出去也还是可能找到工作,最困难的要是那些四十几岁的老职工了,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年纪又不小了,再找工作也不容易,少不得还要想办法能给他们安排一下工作才好。自己这个厂长,就算是被骂,这最后一班岗也得站好了。
黄保领在寒风中慢吞吞地上了车,对着司机说:“老吴啊,一会儿慢点儿开,进厂之前你叫我一声,在咱们厂外面转一圈再回去,我想好好看看咱们厂的这个围墙啊。”
不管黄保领和他手下的锚链厂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冲击,对于温言他们这一群人来说,这件事情已经顺利地结束了。虽然要付出8亿元的资金,但是这一大片地皮也完全值得这个价钱。他们付出的比现在这个土地的实际估值略高,也是因此虽然锚链厂要转让地皮的消息传出,也并没有其他的房地产公司闻风而来。不只是因为现在是年底大家顾不过来,更主要的是大家其实对这个地块没有那么看好。这次温言倒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她虽然知道现在的地皮价值比照着几年之后的变化绝对是买得相当值,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看梁东他们的专业的意见。毕竟这里不是京城,二线城市的地产发展如何变数一向是很大。温言心里面是有些遗憾的,这件事情她前世就听说过,家里面也是经历过,但是这一世她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力量,却还是没有能对于这件事情有一点点改变。不过她也不会把这些人的困难背负在自己的身上。温言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也明白自己的责任在哪里。锚链厂的这件事情,说得简单点,完全可以用咎由自取来概括,不过就是太贪心,又不够聪明,如果是一个没有权力,没有能力的人贪心,就算是想要这么做也不会有人响应。可惜锚链厂的贪心还是有这个国有企业的大牌子来吸引人们来响应,结果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才会压垮了那么多的人,温言已经尽了力,早早的就在她的影响下让妈妈离开了锚链厂,而再多的事情,也不是他们所能做的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改变虽然剧烈了一点,也一定会有阵痛,对于厂里面的职工来说倒不完全是件坏事。这一点温妈妈已经和温言聊过了,与其在这样一个失去活力的企业力,为了一个月的一点死工资耗尽了时光,还不如跳出来可能会有人生新的可能。只不过如果有那么一个适合的暖房,即使它已经开始不再那么舒服的时候,人们的惰性都会让人不愿意离开。这个时候,需要一些外力打破它人们才会开始新的探索。
梁东对于这次的收购充满了信心,早在他们在C市开始做商业地产的时候,他们就对C市各个主要板块的价值和规划做过了推演,这座长江边的城市所蕴含的商业潜力,他很清楚要远大于它现在所体现出来的价格。把生意放在一线城市当然会有很好的回报,不过通常也需要很大的投入,不只是经济上的,还有各种人情往来。放在二线城市,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投资回报率。这次在C市的投资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借着当下对方的急迫心理,他们既获得了预期的结果,又不过是通过稍稍多一点点的投资让对方欠了一个大大的人情。而这最直接的回报就是,他们当时就得到了可以从当地银行获得贷款的承诺。
第二百零四章 尘埃落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