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1章 幸好及格了![1/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点的决定,源于他对招考公示的理解。
     公示明确指出,不同部门的职位考核会涉及对应部门的专业技能。
     礼部的要求无非是各类文体、礼仪与规矩。
     这些知识,他能比那些出身官宦世家的考生掌握得更多吗?这绝非仅仅靠读书就能精通的!很多宫廷礼仪根本未见诸于书籍,甚至不是普通人能够了解的。
     于是,他最终选择了刑部。
     他认为,只要精通大明律,处理这类案件应该不成问题。
     苦读半月后,他自信满满地参加了考试。
     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苍天在上,大地作证!谁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案例?
     如果前一个强逼行凶案只是小试牛刀,那接下来的案件简直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这道思考许久的题目:“张三牵狗去集市,将狗拴在饭店外自己进店吃饭,李四好奇解开狗绳,结果张三的狗咬伤路人。
     ”
     “问:此案件该如何判罚?”
     初看之下,当然是李四的责任。
     但细思之下,这狗是张三的,他难道没有责任吗?
     方孝孺从县令的角度思考,总觉得处理方式不太对劲。
     大明律书上没有类似情况的具体判决标准。
     最让他郁闷的是,这类题目还有很多。
     胡大老爷设置的公考专业技能测试,不仅难度高,题量也极大。
     考试时,他只能凭直觉答题。
     考完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安。
     好在他有个独特优势——可以直接向胡大老爷请教。
     胡大老爷听完他的问题,笑着问:“你说说你的判决是什么?”
     方孝孺思索片刻,回答:“我判李四为主犯,因为他解开狗绳导致事件发生,张三负次要责任!李四需赔偿受害者汤药费,并各打三十板。
     ”
     胡大老爷点头表示认可,但又说:“你的答案并非完全错误,只是不够全面。
     这题出自刑部,非常有深意,专门考察应试者的细致程度,因为它包含一个陷阱,大多数人容易忽视。
     ”
     方孝孺一脸疑惑:“陷阱?哪里有陷阱?就两人而已,难道还要打伤者?”
     胡大老爷笑着说:“你有没有注意到题目提到张三是在店里吃饭?既然店家允许带狗进店,而且事情发生在店内,你觉得店家就没有责任?”
     《“大明律中写得清清楚楚。
     ”
     方孝孺听后豁然开朗!
     这还有这样的情况?
     是啊!
     在这里吃饭,结果张三和受伤者都莫名其妙地被冤枉了。
     除了动手的李四,店家没有责任才奇怪。
     胡大人笑着看方孝孺,心中却感慨不已。
     他从没想过,在大明时代,大明律竟有如此特别的条款。
     其实他只是提了个建议,刑部的官员就找到了真实的案例。
     只能说刑部的人经验丰富!
     这么多年,他们见过各种离奇案件。
     难怪连熟悉大明律的方孝孺都被考得满头大汗。
     这里不仅有胡大人的智慧,也有刑部官员的努力。
     经过礼部官员几天努力,首轮考试成绩终于出炉。
     官差贴出榜单时,考生们或哭或笑,反应各异。
     方孝孺看到自己名字,长舒一口气。
     幸好及格了!
     这次招考有数千学子报名。
     按成绩来看,只有几百人通过笔试。
     不得不说,这次考试相当严酷。
     还有复试要进行!
     
     数千人同场笔试,能脱颖而出的学生自然欣喜,却谈不上完全放心。
     胡大老爷将一场普通的考试弄得变化多端,令人苦不堪言。
     未曾听闻的面试环节,若无复杂之处,那才真让人难以置信。
     虽然他们侥幸通过了笔试,但此前公布的规则清楚地表明:“笔试合格者可参加面试,最终按两部分总分择优录取。
     ”这意味着笔试通过只是获得面试资格,而非决定性胜利。
     至于面试具体是什么,公示仅提到由礼部考官与其他部门官员联合提问,题目、范围、难度均未明示,让人捉摸不透。
     不过,聪明的学生已经开始推测,至少面试时对考生的仪态和风度会有一定要求。
     这不仅是学生的共识,也是历史的惯例——从古至今,官员的外貌形象虽无明文约束,但实际上都有潜规则。
     尖嘴猴腮、贼眉鼠眼之人绝不可能通过常规途径入仕。
     简而言之,我们的王朝向来重视“颜值”,第一印象不佳,其他再好也无济于事。
     当然,严格来说,这也并非毫无道理,官员作为朝廷和皇室的代表,仪表不佳会直接影响公众对其背后机构的信任。
     通过笔试的考生们,纷纷催促家人准备面试服装。
     衣服过于华丽显得张扬,太朴素又缺乏气势,于是大家都追求合身、大方、整洁的效果。
     特别是外地来的考生,几乎把钱花在了裁缝铺,即便如此,找关系依然很重要,因为好裁缝早已忙得不可开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了衣着,大家也开始为知识面做准备。
     如何高效复习成了难题,总不能直接展示工作成果或拍领导马屁吧?无奈之下,考生们只能认真回顾已学内容,顺便抱怨胡大老爷发起的这场考试。
     三天后,第二轮也是最后一轮面试开始了。
     尽管心情各异,但每位考生都精心打扮,站姿端正严肃。
     即使平日懒散的人,此刻也站得笔直。
     不过,站得再整齐,他们仍低声交谈,“嘿,你怎么也来参加这个考试了?”
     “哼,不去工部难道要去礼部,被胡相当面教训?好不容易争取的机会可不能就这么浪费了,你呢?”
     “这个……我倒没考虑太多。
     家父是工部出身,来工部是为了有人帮衬。
     ”
     “对了,你刚才提到的被胡相当场教训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
     “兄台,请教一下,说实话,我听

第161章 幸好及格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