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 就应该这样,来了就要干活![1/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特别是下半场的专业考试,胡大人早在开始时便已规划妥当。
     ”
     “每位考生各自报考,不同职位由不同衙门的官员负责命题。
     ”
     “因此,虽然许多考生抱怨题目依旧艰难,但六部官员们却一致支持胡大人。
     ”
     正低头听毛骧解说的朱元璋,不知何时抬起头来。
     最后更是惊讶得张大了嘴。
     惟庸真是厉害!
     简单的一个考试都能玩出新花样!
     很不错!
     非常好!
     
     “嗯,考生们抱怨试题太难?”
     “毛骧,详细说说,都出了哪些题目?”
     对于胡大人的举措,朱元璋其实很感兴趣。
     因为以往的科举或许存在不足,但这次能吸引六部主动参与并支持,那就说明这次考试必定质量上乘。
     否则,平日里畏首畏尾的六部官员怎会如此迅速地公开表态?
     朱元璋对官员向来缺乏信任。
     所以,他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果然,随着毛骧详细讲述各场考试中的重点题目,朱元璋哑口无言。
     “就这些?”
     “这不是六部职责范围内的事吗?”
     “这样的题目,一心想要入仕的学生觉得难?”
     “莫非他们以为做官就能轻松享受俸禄?”
     “难怪惟庸保持沉默,六部官员确实底气十足!”
     “咱们得承认,这次惟庸和六部的表现相当出色!”
     “就应该这样,来了就要干活!”
     “连活都不会干,难道是把他们招进来当闲人白吃饭的吗?”
     毛骧对朱元璋这直截了当的批评并不陌生,几乎天天都能听到。
     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格!
     在朱元璋看来,官员必须干活,否则对不起国家给的俸禄。
     胡大人这次的做法,完全戳中了朱元璋的痛点。
     简单直接,没有复杂的套路,就是考核学子最基本的能力!
     有这个能力,就能进入六部或应天府衙等机关任职。
     如果没有,那些只会空谈的人就趁早离开。
     这种方式非常符合朱元璋的喜好。
     没错!
     就该这样选拔人才,这才是真正能干实事的人。
     之前的科举选出的,都是一些光会夸夸其谈却毫无作为的废物!
     “对了,惟庸后面不是还有个面试吗?”
     “面试具体是什么情况?”
     朱元璋突然想起,似乎还有个重要的环节被他忽略了。
     他急忙向毛骧询问。
     然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毛骧也被问得一脸茫然。
     他无奈地拱手认错。
     “陛下,这件事我确实不知情!”
     “已经完成的部分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可以打探消息。
     ”
     “但面试还没进行呢!”
     “而且,面试的具体方式和目的,恐怕只有胡大人自己明白!”
     朱元璋听完毛骧的话,倒也没发脾气。
     毛骧不过是个密探首领,根本算不上深谋远虑的谋士。
     这种事不是简单的打听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揣测胡惟庸的意图。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转向另一个人问道:
     “宋利,你觉得胡惟庸到底想做什么?为何在笔试结束后还要增加面试?我们看这面试似乎没什么必要。
     ”
     宋利平时看起来只是个皇室仆从,只做些跑腿的事。
     但实际上,能在朱元璋身边服侍这么多年,必定有些本事。
     面对朱元璋的问题,宋利恭敬地回答:
     “回禀陛下,胡大人可能是想看看这些学子的谈吐、行为和应变能力。
     ”
     “哦?这话怎么说?谈吐和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但应变能力是什么意思,你详细解释一下。
     ”
     朱元璋没想到宋利提出的这个想法竟如此新颖。
     宋利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上司和前任丞相面前应对自如的。
     ”
     “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一定是智谋过人、胸有成竹的人。
     ”
     “但如果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这样的人在胡大人眼里恐怕不值得录用。
     ”
     朱元璋听后豁然开朗。
     对!
     就应该这样!
     只有文武兼备的人,才配领取朱元璋的俸禄。
     没错!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胡惟庸设计的选拔方式非常出色。
     啧啧,真是安排得当!
     如果说先前胡大老爷在科举中的随意之举,只是让朱元璋略显满意的话,那么这次他直接采取强硬措施整顿考场秩序,就让朱元璋笑得前仰后合了。
     确实如此!
     单凭胡大老爷这一番操作,朱元璋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该让他继续担任下一届科举的主考官。
     毕竟,这样的结果堪称完美。
     不过,朱元璋也只是想想而已,具体如何还得再观察。
     近来应天府热闹非凡,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胡大老爷出的考题。
     虽然考生们不敢公开抱怨,但私下议论几句还是有胆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这些题目实在让人难以应对。
     尤其是报考刑部的考生,看到自己整理出来的考题后,原本认为自己只是被冤枉的小人物顿时哑口无言。
     刑部究竟怎么想的?胡大老爷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些问题困扰着所有人。

第160章 就应该这样,来了就要干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