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9章 各考场传出考生的惨叫[1/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
     那胡大老爷虽然爱玩爱闹,但也不能对这场重要的官员招考掉以轻心。
     这个观点刚一提出,立刻得到所有学子的支持。
     尤其是那些去年曾经历胡大老爷“考验”的考生,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这种喜悦只持续了一夜,第二天的考试就让他们失望至极。
     需要强调的是,此次招考的考场根据各衙门的职位分布不同而有所区分。
     当考生满怀期待地坐在考场中,以为会遇到关于衙门职责或流程的问题时,试卷一发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无数考生当场惊呼:“这是什么?”
     刑部作为明朝审理案件的最高机构,考核自然围绕案件判决展开。
     这本无可厚非,但偏偏胡大老爷也在其中掺了一脚。
     只要是稍懂网络的人,谁不知道“法外狂徒张三”的故事?
     罗老师提到的张三,确实犯下了诸多大罪,却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让人无法定罪。
     因此,胡大老爷稍微动了动手,刑部考生们就彻底慌了。
     “某日,某男经过一村庄,心生歹意,意图对某妇不轨,施暴时被妇人反抗推倒致残,问二人谁该担责,如何判罚?”
     考生们本能觉得男子有罪,但提笔时又想起大明律中致人伤残需判刑的规定。
     如此一来,该如何判决?
     如果说刑部的题目已经够折腾人,户部则让那些从没在意过数学的考生彻底崩溃。
     整页整页的大数字摆在那里,考生的任务就是算清楚。
     把事情算明白,题目才算完成。
     大理寺负责断案,其考核内容让人难以承受。
     胡大老爷示意几位资深提刑官绘制了几幅极为逼真的案发现场图,要求考生找出其中疑点并合理推理案件。
     工部的试题更为直接,列出河工、修桥、营造等大型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礼部作为主办方,提出撰写祭文、檄文等多种平时仅见于书本的文体任务,不完成即会被淘汰。
     众多考生这才意识到,昨日的公文考试只是开场,真正的挑战今日来临。
     顿时,各考场传出考生的惨叫。
     
     一位参加刑部考试的考生盯着试卷上的第一题,几乎咬牙切齿地喃喃自语:“男子定有罪,女子若按自卫论应无罪,但自卫造成重伤是否仍属自卫?”他觉得自己陷入两难境地,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似有风险,而最初看起来却是一条简单明了的路径。
     这种困境不仅限于刑部考场,其他场所的考生也一脸苦楚。
     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的他们,从未遇到如此实际的应用题。
     这些题目没有深奥分析或诗词歌赋,而是直接来源于各大衙门日常工作的真实内容。
     这一计简单的试题,直接将所有考生考得一头雾水。
     而偏偏这次官员招考由于胡大人的改革,在分考场里是由各大衙门派官员监考。
     一方面因为礼部人手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胡大人的安排。
     既然要让各大衙门分享功劳,仅出考题怎么够?监考和阅卷才完整。
     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套。
     毕竟这次考试主导权还在礼部,分一些小功劳出去,大家都满意。
     礼部也明白这个道理,自然没有异议。
     然而,那些前来分功劳的衙门官员这时终于找到乐子了。
     虽然他们没参与命题,但作为监考,可以看到考题。
     看着这些熟悉的题目,一众资深官员差点当场笑喷。
     他们平时就听闻这些考生的高谈阔论,言辞中对他们的态度十分不敬,好像他们毫无能力,只占着位置。
     现在好了,你们不是说自己很厉害,进来后要给我们这些前辈看吗?
     来吧,笔给你,你来写!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衙门最基本的日常事务罢了!
     来啊!
     你**,你上!
     哈哈哈哈哈……
     监考官看着考生们迷茫、抓头的模样,开心极了。
     他们终于明白胡大人的心情了!
     就应该这样!
     连这样的小事都处理不好,还谈什么来我们衙门做官?
     要是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那你们进来后,难道还要我替你们干活不成!
     考场之上,考生们急得焦头烂额,而监考官们却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显然在幸灾乐祸。
     考生们现在真是头疼不已。
     平日里他们只熟悉四书五经,哪接触过这些专业事务?刑部、工部、礼部、户部的题目让他们无从下手。
     尤其让方孝孺苦恼的是礼部的试题。
     他原以为礼部的工作不过是写祭文,可如今发现还要起草檄文和礼文。
     更让他不解的是,这种重要场合难道会让初入仕途的小官执笔吗?那些资深官员岂不是成了摆设?
     想到即将交卷,试卷将被送至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手中,方孝孺不禁担忧起来。
     状元、榜眼、探花出身的老前辈,经过官场历练,恐怕第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到这里,他更加焦虑了。
     从前年参与科举起,胡大老爷便一直为难我,如今科举取消,改为官员招考,为何这份煎熬仍未结束?
     罢了,不想了,能答多少是多少,先把避忌的问题处理好再说。
     考生们苦思冥想,不管胡乱猜测还是胡编乱造,没人愿意交白卷。
     就这样带着可能完全跑题的答案,众人总算完成了笔试。第159章 各考场传出考生的惨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