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回[2/2页]

柿子湾 旷野牧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麦田,也平分了还没收获的秋田和棉田。生产队的牲口、农具和存粮也分到了各家各户。队里上工的大铁钟没人敲了,安排农活的大黑板也没有了用场,干部们除了去上面开会、回来传达一下,也没有啥公事可干了,都各忙各的责任田去了。
      这云岭,沟沟岭岭的,地土比较宽。叶子一家五口人,分得了二十五亩责任田、一头枣红大耕牛。俗话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叶子和吴家妈妈都是满心的欢喜,一心想靠勤劳和节俭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和大多数人一样,叶子最初也是在责任田里种小麦、棉花和豆子之类的作物。过去是给生产队干,队长安排农活,不需要个人操心。而眼下是自己给自己干了,自然是既要劳心又得费力,要精耕细作才行。
      柿子湾雨水偏少,除了汾河边上有一些水浇地以外,大部分都是旱地,得靠天吃饭。因此,庄户人对调节地力、平田保墒有着更多的讲究。在播种之前,得先用拖拉机或钢铣深耕上一遍,打一打胡结。然后,得犁上三遍,算是浅耕吧。每犁一遍,都要耙一遍,以便碎土、保墒。之后,便是往田里送粪、撒粪,再犁上一遍,耙个两遍,就可以播种了。等庄稼种上之后,就是田间管理,或是锄田以松土、除草,或是追肥、打药以促进作物生长,直到最后收割。除了这样正常耕种之外,还得每隔上个两三年就倒一次茬。倒茬,就是说不能在同一块地里老种同一种作物,得隔两三年改种其他作物。要不然,地力会下降,也容易有虫害。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
      这天,农历逢十,是个星期天,叶子本想和舍娃一起去庙会粜点绿豆,买些东西回来。可舍娃只帮着把一口袋绿豆装上车,说自己有事便出门跑了。叶子只好自己赶着牛车到了清溪,先到粮摊上粜了绿豆,然后买了两把扫帚、两把铁锹、一把三齿镢,买些了别的东西,也买了两斤沙果。就在叶子打算回去的时候,又看见了清平的武家母女。叶子赶忙下车,拉着缰绳向武家老婆招呼:“哎,老嫂子,你也赶会。”
      “嚄,叶子呀。”武家老婆接话道。
      “哟,女儿都长这么高了。”
      “嗯,上高中了。你没带娃?”
      “在他舅厦哩。我一会儿去接。正好,顺路捎你们一截。”
      “中吗?”
      “咋不行的,快上来。”
      “哪咱坐一截吧。”武家老婆回头对女儿说。
      “不用了吧。”
      “还客气啥。天儿热,坐上轻快些。快来。”
      “哪就上吧,坐一截。”武家老婆有些累了,边说边上了车。
      瓜儿有些不好意思,但见妈妈累了,也跟着上了叶子的牛车,三人便坐着牛车,出了清溪的南门,沿大路向南走去。
      一路上,叶子赶着牛车,和武家老婆拉着家常,也不时回头看看武家女儿,偶尔也问上瓜儿两句。这时,瓜儿已经十五、六岁了,透着几分姑娘的羞涩和沉稳,并没有和叶子多说什么。但叶子很开心,和武家老婆说这说那的,说了一路的话。
      到了岔路口,武家母女下车回去了。叶子赶着牛车又拐到柳湾,在娘家吃了午饭,歇了一会儿,便接上三个孩子,一路有说有笑地回到了云岭,但叶子只字没提碰见武家母女的事。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叶子收拾过锅碗瓢勺回到里屋,见舍娃有啥心事似的靠在被卷儿上抽着纸烟。
      “甭把火星掉到炕上的。”
      “知道。”
      “想啥呢?”
      “嘿嘿,我想出去。”
      “今儿个咋啦?想出去还给我打招呼,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不是,我是想去外面做生意去。”
      “才分下地,你就走,我独个能干了?”
      “我不想在这屋里停。”
      “不想在屋里停?有了地了,自家给自家干,还不说心盛。你还没有穷够?”
      “种地能挣几个钱?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大本事咱没有。好好干,吃饱穿暖总没有问题吧。”
      “妇人之见。反正,我是不想在这屋里停,窝在屋里有啥出息?”
      “我不让你出去,先把地种种好,糊住嘴再说。”叶子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一转身跑了。
      此后,舍娃还是闹得要去城里头做生意。不管叶子怎么不乐意,舍娃反正是不愿意留在村里头种地,一心要去城里头跑买卖、做生意。三番五次地缠着叶子闹得要出去。一个大男人五大三粗的,腿长在人家身上,叶子也拿他没法,最终也只得随了舍娃的便。只是家里没什么钱,不要说拿多少做生意的本钱了,即便是盘缠也没能带多少。而舍娃呢?只要叶子肯放他走,怎么样都行,他相信自己能混出个不受风吹日晒的款爷来。
      舍娃走了之后,叶子和婆婆细心尽力地经营着自家的责任田。吴家责任田里有好几棵柿子树。趁着冬季农闲,叶子给责任田里拉粪、平田,还给柿子树身上刷了石灰水、灭虫害。
      这个时候,狗娃十三岁,上初中;杏儿十一岁,二狗也八岁了,都在小学念书。休息天、寒假里,孩子们也能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了。看着三个儿女一天天长大,叶子不时又想起了什么。
      欲知后续如何,且待下回细说。
      a
      a

第二十七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