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回[2/2页]

柿子湾 旷野牧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你再考虑考虑,咱们都这么长时间了。”
      “这和时间没关系。真的,你还是考虑别人吧。”
      ……
      就这样,这天两人不欢而散。此后,葛老师又来找过瓜儿几次,但瓜儿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两人最终还是分手了。而武家妈妈呢?不时在瓜儿面前念叨找对象的事儿,而瓜儿却不急,忙着准备她的在职研究生考试。
      且说这年刚过了元旦。这天上午,杏花饭店四楼中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主席台上方挂着“杏花饭店第x届x次职代会主席团会议”的会标。杏花饭店工会主席、黄总经理、党委陈书记坐在主席台上。
      工会主席: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杏花饭店第x届x次职代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职代会主席团全体成员都参加了会议的。同时,因为会议很重要,也请饭店中层以上干部列席会议。下面请饭店黄总经理作报告,大家欢迎!
      黄总经理:同志们,前不久,中央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总体要求,这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一招。省局也高度重视,了实施细则,也连续开了几次会。上级领导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先行试点,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尽快把饭店的效益搞上去。最近,我们饭店也开了几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一季度首先对餐饮部进行承包经营试点……现在将这个报告递交给职代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请主席团会议成员予以审议。
      工会主席:刚才,黄总经理就餐饮部承包经营工作,向大会作了一个很全面、详细的报告。下面,进行分组讨论。请各小组到指定的会议室进行审议,做好记录。小组审议结束后,抓紧时间把大家的意见汇总起来,上报到会议秘书组。
      分组讨论很热烈,各抒己见,意犹未尽,午饭后继续进行。分组审议结束后,饭店党政领导班子又开会听取了大家意见和建议,对报告做了适当修改。下午三点,主席团扩大会议复会。
      工会主席:上午大家对黄总经理的报告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和审议,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饭店领导也做了研究。刚才,又对报告修改情况做了说明。下面,我们继续进行会议议程,请党委陈书记讲话,大家欢迎!
      陈书记:同志们,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我们上上下下要加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领会中央和省里的精神,积极推进改革,打破大锅饭,按劳取酬,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饭店的经济效益尽快搞上去,做大做强;同时,增加职工收入,让大家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我完全同意今天会议所形成的正式报告。
      最后,陈书记说:同志们,承包经营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是正常的,也反映我们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思想觉悟。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不争论,看准了就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埋头苦干,杀出一条血路来,把经济搞上去……当然,今天的会议只是一个初步的动员,再过两三个礼拜就要过春节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承包试点工作将全面铺开。今天之所以提前部署这个事情,就是给大家一个充分的思考时间。会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还可以提。……希望大家,特别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要积极拥护、积极参与这场改革……
      会开过以后,饭店职工议论纷纷。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因为这个时候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承包餐饮的风险还是蛮大的。再加上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环境中,人们习惯于四平八稳上班领工资,多数人不敢去冒风险、搞什么承包。
      常言道,不打无把握之仗。可是,饭店领导这次召开这样的会议基本上只是为了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做做样子。至于能不能落实或者说能推动到哪一步,的确没有把握。于是,开过会第二天,领导就让办公室的同志下去走一走,摸一下大家特别是餐饮部对会议的反应。办公室主任让狗娃去一趟餐饮部,找干部职工聊一聊。结果呢?餐饮部负责人快到退休年龄了,不想去竞标承包。狗娃把这个情况如实给领导作了汇报。
      不过,餐饮部承包的事儿要到春节以后才具体运作呢,节前开这样一个大会也只是动员动员罢了。
      于是,借这个空档,狗娃便请了探亲假,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一路上,见人们正忙着准备年货,狗娃不禁想起母亲讲过的老家过年的习俗来:
      腊月二十逢集,庄户人一般就从这一天开始准备年货。先是买些干货,比如,核桃、枣儿、花生、海带什么的。反正,能买的就开始买了。
      腊月二十三,柿子湾一带称之为“小年”。“小年”有两件事,一个是所有的媳妇要赶在这天之前回到婆家。俗话说“二十三,媳妇不回挨磨杆”,就是这个意思。另一个就是要祭灶爷。
      柿子湾一带的老房子里一般都有灶爷神龛,多是在灶台一侧的墙上做个小小的长方形的砖窑窑,里面嵌个砖雕的灶爷。当然,后来盖的房子就没有这样砖雕的神龛了,只是在灶台一侧的墙上用纸贴个灶爷神位。
      灶爷神位也贴着对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归宫降吉祥”,横批“大吉”。至于祭灶爷的贡品也挺特别,是一种用糖稀做成的小饼;大小像象棋子,外形像南瓜,当地人称之为“糖瓜”。传说,灶爷腊月二十三要到天庭去汇报老百姓一年的收成,人们怕“灶爷”乱讲话,就想用这种“糖瓜”粘住他的嘴。灶爷上了天以后,要到腊月三十即除夕夜才回来。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是“煮油”,也就是煮麻花、炸麻叶什么的。
      腊月二十五,要“扫挂”,也就是大扫除。一年啦,把屋子里能搬的东西都搬出来,彻底打扫一遍,干干净净迎新年。同时,腊月二十五,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逢集,没备齐的年货,比如,牛羊肉、猪肉什么的,都要备备齐了。
      腊月二十八、九,就是“蒸馍”。柿子湾一带以面食为主,馍是最重要的速食食品,热的能吃,冷着也能吃。春节期间,也就是初一到初五,一般不再蒸馍,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腊月二十八、九,把春节五天要吃的馍包括“花馍儿”都蒸好了。
      花馍儿,是这一带乃至北方的一大特色,有十二生肖,有鹌鹑儿、鱼儿,还有枣花儿、麦屯儿、“年年高”等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妙趣横生,是新春佳节亲友之间互相馈赠的传统佳品。
      腊月三十即除夕,家家户户要是吃团圆饭,要守岁、接灶爷。柿子湾一带的年夜饭,一般是吃饺子。
      这里的饺子,按外形分,有好几种。光是用圆形饺子皮子就可以包出三种饺子:普通包法包出来叫“煮饺”;用普通包法包过以后,再放在两个大拇指之间一聚,压个边儿,就成了“便士”;用普通包法包过以后,把两头盘回来粘接成圆形,就成了“馄饨儿”。而用梯形饺子皮子包出来的,则叫做“饺儿”。
      吃过象征团圆的饺子之后,就是守岁、接灶爷。守岁,就是一家人夜里不睡觉,等着大年初一凌晨接灶爷。传说,除夕之夜子时,家里故去的先人和灶爷都要回来,所以,也就一并迎接祭拜一下。祭拜的贡品主要是馄饨儿,一般是用三碗或五碗馄饨儿,一碗只舀五只馄饨儿。
      接灶爷,除了焚香、烧纸,还要焚烧“发眉子”、芝麻杆、谷杆、柏树枝等。发眉子,就是脱过粒的高粱穗儿,是取其“发”、“美”之谐音。芝麻杆,自然是取其“节节高”之意。谷杆,则是取其“五谷丰登”之意。至于柏树枝嘛,据说是可以驱邪的。
      狗娃到家的时候,已是腊月二十八了,杏儿早已备齐年货了。但二狗没没有回来。于是,狗娃第二天就骑上自行车跑到石虎镇,去找二狗的漆工师傅。
      “婶子,打扰一下,我找一下老丁师傅。”狗娃一进门就对丁家婶子说。
      “你是?”
      “我是二狗大哥。”
      “哦,二狗他哥,进屋来。那谁,唤你爹去。她爹刚去隔壁去了。”丁家婶子一边让狗娃进来坐,一边让女儿找她爹回来。就几分钟,老丁回来了。狗娃才坐下,正从包里掏着东西。
      “丁师傅,我给你们带了点东西。”
      “哎呀,麻烦的,还带啥东西呢。”
      “应该的。抽支烟。”狗娃掏出红塔山香烟递给了丁师傅,自己也点了一支。
      “你是多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
      “哦,你是问二狗的情况吧?”
      “嗯,眼看过年了,二狗没回来,我说问问看啥情况。”
      “我告你说,开头二狗是和我跟着这村的工程队在西京干活。活儿完了的时候,我给二狗说,咱还跟这工程队去别的地方去干。”
      “哦。”
      “可二狗嫌这工程队给的工钱少,想跟人家马老板的工程队干。实际上,马老板也看上二狗了,承许给他加一半工钱。”
      “还真有这事?”
      “嗯。二狗给我说这事,我说甭光看他工钱高,问题是咱不了解那老板。可二狗不听我说,还是就跟马老板走了。”
      “那工程队是哪里的?”
      “是兴州的。”
      “那么远。”
      “你可说呢。”
      “那老板姓什么?”
      “姓马。我们干活的时候,那老板老来看,还在一起吃过饭。马老板老带二狗走街上逛呢。”
      “这贼皮,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过,你甭担心,二狗眼儿多,吃不了亏。”
      “也没法联系?”
      “咱不知道人家地址。忒远的嘛,你说。”
      “贼皮,过年啦,也不写封信回来。”
      “哎呀,二狗贪玩些。路远了,信也走得慢。不过,不要紧,小子家怕啥?”
      “也是。”
      听了漆工师傅的话,狗娃才稍微安心了一些。
      就这样,二狗第一次没有回老家过年。很自然,这个春节狗娃和杏儿也过得不踏实。这些就不赘述了。过了正月十五,狗娃把外婆从柳湾接过来之后,就返回了省城。
      欲知后续如何,且待下回细说。
      a
      a

第三十六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