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章 秀儿范仲淹[1/2页]

万古昏君我为王 苏子与谪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日早朝果然如李玄想象中的那样刮起了腥风血雨。
      李玄还没来得及说话,吏部尚书韩愈便着急跳出来,朗声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李玄端坐高台;“哦,何事让韩卿如此愤怒!”
      韩愈厉声道:“臣斗胆弹劾尚书令范仲淹!”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李玄还来不及讯问,御史中丞魏征也站出来:“启奏陛下,臣也弹劾中书令范仲淹!”
      李玄吃了一惊,范仲淹不是被自己派去海州治水了吗?怎么会被弹劾?
      韩愈气愤道:“海州适逢天灾,陛下对中书令范仲淹恩宠有加,命其以中书令之官身,兼任江海黜置使,总领海州雁州青州三州一切军政要务!然范仲淹就一竖子耳!罔顾天心,视生民如草芥,才到海州,便大兴土木,修建佛庙无数,整日画船听曲,全然不管灾民生死!”
      李玄闻言一惊,难道天助我也,要不就趁此机会先把范仲淹弄死再说?很快,李玄回过神来,有没有可能这是一条针对我的毒计,还是要慎重一些!
      于是,李玄把目光望向魏征;“魏卿,你所弹劾也是此事?”
      魏征更是痛心疾首道:“正是,范贼平日在朝堂衣冠楚楚,人模狗样,魏某对其一直敬重有加,可谁知,到了海州后,竟变成一个宵小之徒。短短数日,我御史台所收弹劾奏折都是从海州雁州青州三地而来,弹劾对象也都是范贼!”
      李玄沉思片刻,严声斥责道:“两位爱卿当知诬陷我朝一品大臣是死罪!若无证据,便退下吧,就当朕从未听过此事!”
      韩愈即刻从袖中掏出一幅画:“这范贼,范贼,唉!老夫说不出口!”
      李玄顿时来了兴致:“有什么就说,朕恕你无罪!”
      “范贼建造了一艘如房屋大小的轮船,还放言此船当世只有一艘。三州官员摄于范贼淫威,纷纷按照范贼要求把三州貌美花魁带入船中,淫靡之声不分昼夜传出!海州官员冒死将所见偷偷画了下来。”
      李玄打开画卷,只见画卷之上一艘大船飘于血水染红的长江之上,船头范仲淹搂着两位袒胸露乳的貌美女子,而大江两岸,遍地都是尸体。更有部分衣不蔽体的难民跪在地上朝着大船叩拜。
      我靠,无道之界改性子了?不打算折磨朕了?范仲淹这小子玩得比朕前几世都花啊!李玄心底不由得对范仲淹竖起大拇指,但还是面色铁青道:“岂有此理,传阅下去!”
      魏征又从怀中拿出五本奏折:“这是三州官员的弹劾奏折,请陛下过目!”
      李玄看罢文章,见时机成熟,便一脚踢翻桌案,大吼道:
      “混账!混账!来人,即刻前往海州,将逆贼范仲淹捉拿归案!”
      就在此时,丞相诸葛亮收起羽扇,不慌不忙道:“老臣这里有范仲淹大人的一封八百里文书,陛下不妨看过之后再做决断!”
      李玄一见诸葛亮这样子就心道不妙,事情还真有转机。
      李玄极不情愿地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心中八百匹草泥马呼啸而过。
      淦,我尼玛范仲淹,你可真是秀了朕一脸!
      李玄重新换上笑容:“诸位爱卿不妨看看范仲淹这份奏折!”
      奏折很快传阅下去。
      原来范仲淹赶到海州之后,发现海水退去,大量庄稼农田被洪水浸透,且瘟疫横行,范仲淹当即下令统调与海州相邻的雁州、青州两州药资,很快就将疫情控制住。
      但是,粮食短缺的问题就成了范仲淹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范仲淹惊奇地发现官府存粮只是杯水车薪,根本堵不住这个缺口。
      而商人逐利,尤其是在海州张家、雁州曾家、青州王家三大门阀的暗中授意之下,原本四十文钱一斗大米,现在竟然连涨三倍,变成一百二十文钱一斗。
      若是寻常官员救灾,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散尽府库钱粮,灾民能活多少就靠天命。或者以官府权威强行压低物价,但这样做反而会导致粮商远离海州,还有一些极端官员干脆拼去老命,从粮商手中强抢粮食。
      若是遇到如和?之流的巨贪,那么灾民定然绝无生路可言。
      范仲淹恰巧反其道而行之。
      一是主动将海州的官方粮价提升到一百八十文钱一斗,比市场价高出足足百分之五十;
      二是派出官兵广而告之,消息迅速向周边州县蔓延,不多久,到海州贩卖粮食已经成为了所有粮商的共识;
      三是沿江求粮,海州滨海,又有一条大江蜿蜒入海,沿江州县又是漕运重地,多有粮物存储之备,消息精准投放,沿江两岸商贾闻利而动,不分昼夜向海州运粮。
      粮因价而多,价因量而降,民因足而稳。
      海州粮食短缺的危机就这样被范仲淹化解!
      范仲淹秀了三大门阀一脸,但范仲淹厉害的地方远远不止于此。
      范仲淹又开始了第二场大秀,只不过这一次,却秀了满朝文武一脸!
      虽然解决了灾民的温饱问题,但是灾民流离失所,整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必生祸端。
      粮食不能停,民也不能闲,事情还要办,怎样才能一举多得?
      范仲淹几经探访,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海州百姓依江靠海而生,每逢闲暇时光,最喜划舟争渡,村与村之间,县与县之间,每逢佳节,必定举办划舟比赛。
      加之当地百姓深受佛教熏陶,对神佛一事深信不疑,遇事不决处,大多前往佛寺进香求神。
      范仲淹干脆因势利导,召集海州佛寺方丈,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压之以威。
      简而言之就是,现在是大灾之年,民工价钱便宜,你们不是要弘扬佛法吗?别他妈只知道躲在乌龟壳里,出来招工修建佛寺,对大家都有好处!一来百姓有了事情做,也可以赚取少量钱财,二来佛教又弘扬了佛法。
      紧接着,范仲淹又宣布要举行划舟大赛,并且招集花魁在巨船上歌舞。呼吁百姓多多建造船只,到时候可以跟尚书令大人一起比赛,范仲淹深谋远虑,想着今后与韩信的战事,若是朝廷战败,大不了退守海州,

第40章 秀儿范仲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