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1/2页]

万古昏君我为王 苏子与谪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姬宫涅还是纯黑绣暗红色火凤帝王袍,见韩信望来,便主动开口:“传闻兵仙身上有两绝,容貌冠绝天下,兵法无与争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朕此行,欲与兵仙签订盟约。兵仙他日起兵,我周国精锐尽出,帮助兵仙拖住梦州卫青、霍去病两叔侄,为兵仙轻出羽州助一份力!”
      韩信闻言微微点头,笑道:“周皇的条件呢?”
      姬宫涅双目迸出摄人的光芒:“朕只取大楚梦州一州之地!”
      韩信不假思索道:“好!”
      韩信答应的如此干脆利落,把早已打好腹稿的姬宫涅给整不会了。
      姬宫涅心想:不应该啊,他怎会这么轻易答应?以割让一州之地换朕出兵,对他来说,不应该是耻辱吗?
      除非?除非他下一个扫灭的对象就是我周国!
      姬宫涅霎时想清楚其中关节,不过依旧起身哈哈大笑:“合作愉快!”
      不等韩信望来,南汉君主刘?和北齐君主高洋派来的代表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待一切谈妥之后,韩信起身,命将士拿来好酒。
      兴许是怕诸王担心有毒,韩信率先一饮而尽,即便如此,诸王依旧没有饮酒的意思。
      韩信微笑摇头。
      诸王走后,韩信陪着解开穴道的苏轼在府上散步。
      “接下来一年,恐怕要苏学士一直待在本府。苏学士若是觉得无聊,可以在羽州境内走走逛逛,看看羽州风土人情;当然,苏学士若要专心治学,韩某即可命人在帅府后方的翠微山上替苏学士搭建房屋;如果苏学士想要开坛讲学,教化羽州万民,韩某即刻命人开辟道场,供苏学士讲学!”
      不等苏轼说话,韩信继续道:“苏学士实在不喜羽州,韩某会专门调出一支军队,陪着苏学士周游列国,看遍天下!”
      苏轼疑惑道:“老夫记得并无恩惠与你,你为何对老夫与孙元帅的差距如此之大?”
      韩信背负双手,看着院中潺潺流水。
      “信起身微末,未发迹前受尽侮辱,世人皆知信曾受胯下之辱,却不知信父母早亡,家徒四壁,日日浪荡与市井,与乞丐野狗夺食。就连信最是心仪的同村女子,也嫁与人妇。”
      “信侥幸识得一些文字,靠河边打鱼、忍饥挨饿凑足一两银钱,与街边小贩买来一本绝世秘籍。幻想着学成以后把信所受之侮辱十倍与人。”
      “苏学士可知,这本秘籍,便是信活下去的所有曙光。然而天不遂人愿,那本绝世秘籍其实是苏学士文集,小贩挂羊头卖狗肉,欺骗韩信罢了!”
      “信本想把文集撕碎,但信舍不得,毕竟是一两银子买来的。一两银子啊,可以买来整整一千个馒头,足够信活上很长一段时间了。信不死心,把怀中文集拿去市井贩卖,等了一天,只有一个穷酸书生愿意买。”
      “苏学士不妨猜一猜这书生出价多少?十文!只够信买十个馒头。信没有买,人啊,只要不想死,总归是有办法活下去的。”
      “信浪迹天涯,每每辗转反侧之时,便会借着林间月光,拜读苏学士文集!”
      “苏学士有一段话说得好!拣尽寒枝不肯栖。信就如同那有恨无人省的孤鸿,茫茫天地,孑然一身。”
      “或许某一时刻,信与苏学士的悲喜是相通的,固然经历不同,然心境一致。”
      “也恰巧有了这一本文集,缝补了信那原本脆弱不堪,千疮百孔的心境。”
      “因为苏学士,信知道了成大事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信知道了天下之大勇者不会逞匹夫之勇,信知道了一蓑烟雨不能阻归路,信知道了鬓微霜,又何妨?”
      韩信轻声笑道:“严格算来,信乃苏学士之不记名弟子!”
      韩信说完之后竟然朝着苏轼行了一跪拜大礼。
      苏轼无言,倘然受了韩信这一大礼。
      韩信再起身,已然泪流满面。
      苏轼知道,韩信这一拜,拜的是过去的韩信,这一拜,是与从前那个命如草芥却胸怀凌云的韩信告别。
      所以苏轼倘然接受了这一拜!
      苏轼淡然道:“天下局势,老夫已有所耳闻。既然陛下逼你造反,你又不肯认罪伏诛。那就打吧!”
      苏轼话锋一转:“可你应该知道,再怎么打,都是我大楚内部的事,他国欲行趁火打劫之事,你竟也同流合污,老夫极为不齿!”
      韩信轻轻擦拭眼角泪光,笑道:“既然苏学士受了信这一拜,信便斗胆称苏学士为恩师!”
      “不瞒恩师,信从未把李玄放在眼中,不管李玄目的为何?当信兵至楚州之时,便是诸国葬身之地!”
      苏轼一惊,还是没有听明白韩信的话,连忙问道:“此言何意?”
      韩信摇头笑道;“恩师静待佳音!”
      苏轼悠哉悠哉逛了一圈,才回到住处,住处是韩信帅府内一个独立的院子。
      院子名字很简单:文苑!
      孙武正坐在石桌前生闷气,没办法,虽然解开了孙武的穴道,但是韩信帐下有奇人用失传古法封住了孙武的奇经八脉,孙武纵有一身武学也施展不出,如今的孙武,与寻常老者无异。
      孙武见苏轼进来,一吹胡须:“韩信那毛头小子跟你说了些什么?”
      “还有,你是不是早就和韩信勾结在一起,为什么他把你奉为座上宾?”
      苏轼掀起儒者长衫的裙摆,坐在石凳上叹了一口气便把刚才的经历说出。
      这下轮到孙武傻眼了!
      孙武直接揪起苏轼衣领:“你这懦弱的软骨头,什么叫那就打吧?你可知会死很多人,会让我大楚数十年经营毁于一旦!”
      苏轼扯开孙武的手,没好气道:“我说孙夫子,老夫我寄人篱下,你要老夫怎么说?再者,无论老夫怎么说,韩信会听?就算韩信愿意听,你敢保证陛下不会主动挑起战事?”
      当孙武听到韩信拜苏轼为师时,直接就气笑了,朝着苏轼竖起大拇指:“老子说你是软骨头都高估你了,你就是一条没骨头的蛆虫,还倘然受之,我呸!”
      苏轼也被说得脸上红辣辣的,小声道:“老夫也没办法啊,如今我俩寄人篱下,老夫是无所谓,老夫就算给他一耳光都不会有事,你信是不信?可是孙夫子你不一样啊,他真的生气,把你杀了咋整?”
      “老夫这只是权宜之计,如今老夫身份摆在这里,找机会把你放出去不是轻轻松松!”
      孙武一愣,不好意思道:“苏夫子别介意啊,老头我头脑简单,没想那么多!”
      苏轼摆摆手:“韩信的最后一句话,老夫一路上揣摩多遍,依旧想不通!”
      孙武也沉思起来:“看样子我们都低估了韩信的野心!”
      苏轼赶忙问道:“孙夫子想明白了?快说

第39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