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昨日关于刘宇亮门生免除辽、剿两饷的提议又让他心烦意乱,更是一夜未眠。
      看着铜镜中日渐衰老的容颜,崇祯皇帝不由的生出一种无力之感。
      十一年来,自己宵衣旰食,夕惕朝乾,自问不是亡国之君,但现在的大明却有亡国之象。
      外有异族反叛侵略,内有流贼叛乱四起。
      上天也不体恤黎明百姓,屡下天灾于大明。
      好不容易有些熄灭的流贼,又因为这次的秦晋大旱,隐隐又有复苏之象。
      难道真是自己德不配位吗?
      如果是,就请上天示警,为了大明江山,朕...可退位让贤。
      “哎...”崇祯深深叹了口气,双手摆动裙摆,遮掩住裤脚的补丁。
      “摆架吧...”
      “陛下,陛下,两位阁老已至门外,说是有紧急事件禀报。”王承恩从外殿小跑而来,急冲冲道。
      崇祯闻声,脸色有些难看。
      早朝在即,如果不是大事,两位阁臣绝对不会在此时觐见。
      只是现在会有什么大事呢?
      旱灾?还是流贼?亦或者是建奴南下?
      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钱,而自己这个皇帝根本就没有钱。
      沉思了片刻,崇祯坐到了大殿正中的宝座上:“宣吧。”
      “是。”王承恩躬身退下。
      “臣,刘宇亮、杨嗣昌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崇祯强打起精神挥了挥手:“平身,赐坐。”
      两个小太监轻轻搬来两个软凳放到二人面前。
      按常规,面见皇帝,只有内阁首辅才有资格赐坐。
      但崇祯帝对杨嗣昌有着说不清的偏爱,按别人的说法就是圣眷正隆。
      一旁的刘宇亮虽然不喜,但也不敢表现在面上。
      “谢陛下!”
      两人谢恩后,轻轻坐下,但屁股只敢临边,不敢坐实。
      崇祯见二人脸色平静,不像有军情大事的样子,不禁疑惑道:“两位爱卿这个时候来找朕,是有什么紧急的事吗?”
      这时候,殿内出奇的静。
      身为首辅的刘宇亮理当出班回答,但已知奏报内容的他决定恶心一下杨嗣昌。
      “咳咳咳,”刘宇亮轻咳两声,起身道:“宣大总督卢象升,于今日丑时八百里加急送来奏报。”
      “但老臣昨夜偶感风寒,今日一早便头晕目眩,不能视事,这奏报便全权交给了杨阁老...”
      说到此处刘宇亮又故意咳嗽两声,然后眼睛轻扫一旁的杨嗣昌。
      嘿嘿,你不是和卢象升有私怨吗?你不是不赞同本辅的主张吗?
      今日,你死对头的大功,我还就让你来报。
      小样,我还恶心不死你。
      “哦,刘卿可有大碍,需不需御医诊治。”崇祯出言安抚道。
      刘宇亮受宠若惊,连忙表示自己无碍,休息一会就好了。
      崇祯这才又望向了另一边。
      杨嗣昌看着崇祯殷切的目光,叹了一口气,起身回奏。
      “陛下,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所奏为山西秋收事宜”
      秋收,看来还是旱灾之事。
      崇祯瞥了一下入神的刘宇亮,这老家伙还真会拉人
      罢了,既然杨卿开口,就择几地免除一部分税收吧。
      “大同左卫道中路红土堡,深耕精种,亩产已达两石五斗。”
      “什么!”
      崇祯瞬间失了身份,轻声惊呼道。
      “爱卿你再说一遍!”

第57章 崇祯皇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