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亩产两石五斗有余!”杨嗣昌高举奏表,大声道。
      崇祯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后,急忙示意王承恩从其手中接来奏报。
      拿到奏表的崇祯快速浏览。
      臣,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恭请吾皇圣安...陛下之臣苏武,善民事,知耕战,去岁就任红土堡屯田官以来,夜以继日,事必躬亲...更是发明总结肥料种田之良策,言氮磷钾三元素为粮之生长之根本...钾者...
      今红土堡共有田地九千九百余亩,本次秋收得粮两万五千余石,折计每亩两石五斗...
      实为山西之幸,大明之幸也...
      崇祯看完奏报,就像是在梦中。
      这真是真的吗?
      大明境内特别是北方,亩收七八斗都为正常,欠收年份,三斗五斗亦是常有之事。
      这红土堡收成竟是往年的4倍,欠收年份的近10倍!
      这是什么概念!
      若是把苏武的屯田之法推广全国,不,就是只在北方各省实行,我大明就不会缺粮了。
      我大明更再也不会因没钱发饷苦恼了!
      我大明就能荡平流贼,扫清建奴,再次强大兴盛!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崇祯越想越兴奋,原本干黄的脸颊立马红润起来。
      底下的杨嗣昌早就猜到了崇祯皇帝看到奏表后的反应。
      他知道如无意外,这个叫苏武的屯田官马上就会被招入京。
      崇祯皇帝会亲自召见,深夜秉烛长谈,然后立马下诏全国造此法施行。
      大明一颗冉冉新星即将升起。
      可惜…
      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在姓卢的手下办事。
      今日轮到本辅当值真乃天意,怪不得本辅压制你了。
      “陛下臣以为卢尚书所奏之事,定为真实,绝不半点虚假。”
      入神的刘宇亮惊讶的睁开了双眼,这老头什么时变得这么豁达了?
      是拿错剧本了,还是吃错药了?
      崇祯激动的拿起奏折再次浏览道:“杨卿认为此事无夸大之嫌?”
      “肯定没有!”
      “好!”崇祯合上奏表,高兴的说道:“既然如此,传朕旨意,召苏武即刻...”
      “陛下,微臣有话说。”杨嗣昌高声打断道。
      恩?你不是说此事是真的吗?
      为何要打断朕?
      兴奋的崇祯放下了高举的手,疑惑的看向杨嗣昌。
      “陛下,亩产两石五斗在我大明北部虽说为亘古未有,但在我大明南部州县确是常有之事”
      “据微臣所知,我大明南方多河流,易泛水。泛水淹没后,所留之淤泥地,便是种粮之宝地,在此地上耕种,亩产两石三石实际属于平常,更有甚者能达四石、五石。”
      “但此举终归是借河淤之力,并不能持久。往往种了几季,地力下降,收成便回归至平常年份。”
      “杨卿是说,这肥料之法也是一时之计,不能长久?”崇祯道。
      杨嗣昌闻声连忙跪拜道:“陛下恕罪,臣不敢断言,只是有所忧虑。”
      “若万一被臣猜中...唯恐有损陛下英明。”
      崇祯闻声一阵后怕。
      是啊。
     &

第58章 传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