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1章 撂荒的土地[1/2页]

桃花坪的女婿 当年顽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说白了也是所有人的命根子,没有土地农民怎么种粮食,没有粮食不但农民挨饿,所有的人都会挨饿。
      民以食为天,古人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老百姓要吃饭不假,可皇帝也同样要吃饭,就算他是所谓的真龙天子,只要还在这人世上,他就得跟平常人一样吃喝拉撒,少一样都不行。
      这就是说土地其实对谁都是一样的,谁离开了土地的养育一样活不了。
      在社改乡镇之前,四山公社的一些大队可耕地不足的情况非常严重。面对这种情况,那时候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是干部带头社员群众跟着劲往一处使,战天斗地向高山要粮食。
      经过一年年的努力,每个大队都在山上修了不少人造梯田,使本来耕地不缺的大队耕地更多了,也使本来可耕地不足的大队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从那以后,那一亩亩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辛勤汗水的人造梯田,就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给人们一个又个金色的丰收年。
      分田到户后,大多数梯田成了各家各户的责任田,成了各家各户奔小康最起码的保障。
      刚分田到户时,有一段时间大伙都挺上劲的,就指望着靠种地种田奔小康。可是几年后大伙发现,单单靠种地种田就能实现小康的没几户,于是一部分人就以外出打工为主了,毕竟打工的收入要比单纯的在家种地种田高得多,那些建得起楼房买得起面包车甚至小轿车的人,大部分的收入都是外出做生意赚的?崾侨ネ獾卮蚬ふ醯摹
      所以从那时起,外出谋生的壮劳力就越来越多起来。一部分人以外出做生意或打工为主,农忙时回来一段时间种地种田。一部分人则长期在外打工做生意,除了逢年过节基本上是不回来的。
      前一种情况自家的责任地还不至于撂荒,后一种情况家里留守的劳力如果充足的话,承包地至少也不会全部撂荒。但如果留在家里的劳力不足的话,承包地基本上就都撂荒了。
      这就形成了一种怪象,一部分种殖能手嫌自家的地太少不够种,一部分家庭的责任地却没人种。
      于是有的村民通过村委会租用别人家种不了的地代为耕种,有的村民通过两家之间的简单协议甚至口头协议将自家种不了的地租给别人耕种。落花坪村的莫老四就是因为两口子长年在外地打工,自家的责任地撂荒数年后通过两家间的协议将地租给本村的莫友光两口子种的,租期暂定十年。
      莫老四两口子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丫头片子,老二是个带把的,现在都已经上初中了,都在四山中学读书,一个上初三一个上初一。莫老四有两个姐姐,一个嫁在新寨村的拉干屯,一个嫁在月亮湾村的打昔坡屯,两个姐姐的小日子过得也都还可以。
      在莫老四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淋巴癌离开了人世,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和两个姐姐拉扯大

第871章 撂荒的土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