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3章 三三三 避战?备战?[1/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出了要在牛角湾逃避战火的何晓军,那个晚上花费了一晚的功夫,在识途的老马大牛的带领下,勘察了一番整个峡谷周边的地形,记了下来,准备回去之后,就做这个“避战”的方案。
      何晓军这个“避战”,准备不但是自己避,还要带上他所有的熟人到这个世外桃源来,躲避那场即将到来的、波及整个中国的战事。
      何晓军心目中的熟人,包括陈村的村民、餐馆的人、醉香楼的人、谢市长及他的家属、甚至餐馆的客人,反正他准备,有志跟他一起避难的,他都欢迎参与一齐行动。
      第二天的早上,何晓军与阿梅她们姐妹和大牛夫妇先回去县城,把陈池老人这对新婚的夫妇留下在陈村,让他们享受几天分离前的蜜月生活。
      陈池老人在新婚的第三天,就告别了他的新婚妻子梅姨,只身回金山去了。临走前他对梅姨说:他一回去金山,就给她办移民,如无意外,今年之内她就能到金山那边跟他一起生活。
      那时,由国内到金山还没有飞机通航,只能靠坐船来完成这段漫长的行程。这一程航船要走四十多天,再加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办各种手续,然后是平时那三个月的排期,所以,顺利的话,梅姨确实可以赶在今年出去金山。
      陈池老人是与司徒父女结伴一起回金山的。
      那天,何晓军又做了一次车夫,他用谢县长的专车先搭着陈池老人前往邻县,然后搭上司徒父女,再赶往市里。
      那时,由于市里、甚至省城都没有直达金山的船,所以,陈池老人与司徒父女他们只能先从市里乘船前往香港,然后再从香港乘船前往金山。
      分别前,司徒美倩又一次真情流露,不顾她父亲在旁,一把紧紧抱住了何晓军,在他怀里放纵地流了一场泪。
      这样的情形,何晓军这个一向感性的人,也极为悲叹,在心中又一次诅咒了那不开眼的倭寇。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船即将要启航时,司徒美倩才在何晓军的脸上用劲亲了一口,与他依依不舍地作别。
      临别时,司徒美倩还特地叮嘱何晓军,让他一定要保重;让他一定要到金山去找她。
      带着一腔失落回到了宁城之后,何晓军有几日都在郁郁中渡过。
      幸好,何晓军还算那种看得开的人,他不但清楚心情好要过日子,心情不好也要过日子;更清楚在目前这样的形势下,消沉下去就等于慢性自杀,所以,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
      何晓军振作起来做的事,就是备战。
      何晓军的备战,其实是“避战”。他要计划一个长期的避战计划,然后马上着手实施,为逃避即将蔓延过来的战火作“闪人”的准备。
      找了个白天拉上百忙中的谢市长,何晓军再次到牛角湾去考察了一次。
      考察回来之后,何晓军对谢市长坦白了自己的避战计划,而且,他也提议谢市长把他的亲朋好友,带到那地方躲避战火。
      对何晓军那“避战”的想法,谢市长也没有多说。毕竟,何晓军此时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所以,他千方百计逃避战乱,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谢市长只是感慨何晓军那一身的本领与谋略,没有用在对付倭寇上有点可惜。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何晓军这个避战的计划成功,他就能保护不少人,起码保护了陈村那几百村民和他城里一大班朋友的安全。
      何晓军这举动是一件大好事,如果往大说,他也算是为民族出了力。不是吗?此举既为战争保存了有生的力量,又保护了战乱中的群众,这还不算为民族出力?
      谢市长作为一市之长,他站的位置高了,考虑的东西当然就要比何晓军多。何晓军只考虑了他的熟人的安全,谢市长则考虑到了全市人的安全。
      像宁城这样基本就无险可守的城,当然就抵挡不住倭寇的进犯。而经过了南京大屠杀事件之后,国人已经看清了日寇的禽兽面目,清楚这些禽兽连平民也不会放过,所以,早在与何晓军考虑全市的备战时,谢市长已经想到了日寇来犯宁城时,他辖下的这班城里的居民应该什么办?
   

第333章 三三三 避战?备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