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如疏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高台之上的顺宗皇帝身边站着的郑皇后,脸上丝毫不见悲愤之色,反而有种兴奋之情,她望着底下群臣跪拜的场景,朝不远处的二皇子看了一眼。
      王珩悄声道:“都说皇后与太子不和,如今我倒是真真切切瞧见了,儿子死了,做母亲的没有一点悲色。”
      她收回目光,缓声道:“横竖她有两个儿子,无论哪一个御极,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后。”
      王珩低下头,温吞道:“姐姐呢,姐姐希望哪一位殿下能坐上这九五至尊的位置?”
      沈如疏坦荡道:“自然是邑王。”
      不是因为萧承邑是她的夫君,而是她真的觉得他能做这守成天下的明君,能为这大郢将乱未乱的天下,开创一片清平盛世。
      二十七声的丧钟敲响,后宫女眷前朝臣子同悲。
      萧承邑慢慢地跪下,承宣殿前青石板上的雪未扫干净,冷硬的气息穿过衣袍直达膝盖,他的一颗心慢慢的沉了下去,太子的死比他预计的要早,这也意味着一切计划需得提前。
      因为变数随时会来,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下一秒。
      中礼之后,本应该是扶灵下棺,请钦天监择个下葬的好日子,沈如疏和王珩在正午门外等了许久也不见里头发丧。
      倒是皇帝身边的海公公嘱咐手下的太监为各宫贵人引路,王珩便问道:“公公,我家殿下还病着呢,可否让我见上一面。”
      海公公恭恭敬敬道:“邑王妃有所不知,陛下安排数位皇子为太子殿下守灵,只怕是一时半会儿还出不来。”
      沈如疏从口袋中掏出一片金叶子,不动声色的塞到他手里,低声问道:“我方才瞧钦天监的人已经算过时辰了,为何还不发丧?”
      海公公笑笑道:“帝王家的事,我一个阉人怎敢议论。”
      沈如疏知道,这些公公常年在御前当差,寻常的金叶子自然是难以贿赂,于是又解下腰间的玉佩,道:“这是从前太后娘娘赏我的,原是供奉在静安斋佛堂里的物件,今日有缘,便赠与公公吧。”
      海公公一听,立马就变了脸色,推诿道:“邑王妃,可别折煞奴才了,太后娘娘赏赐您的东西我怎么敢要,实不相瞒,钦天监确实已定下了发丧的时辰,可是临了皇后娘娘那头却出了变数,咱家出来的时候也只听了只言片语,别的一概不知晓了。”
      出了变数?
      郑家都倒台了,还能出什么变数?
      留着太子的棺椁不发丧,难不成是在为谁争取时间?
      她急忙对王珩道:“你在此处等我不要走动,我去静安斋一趟。”
      孝宜太后已经知道太子薨逝的消息了,此刻已换好丧服在佛堂中念经,见她来了不紧不慢道:“这般急匆匆的模样是做什么?后头有老虎追你么?”
  &n

第四十三章 政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