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三章 讨论[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确实最是适合去学校里当助教,给那些孩子们上启蒙的拼音课。
      “现在,大家以各班组为单位,给你们一刻钟,讨论选出两名人选,然后报到我这里来。”
      陈昂大声说道,而他口中的一刻钟自然是林河推广的二十四小时制里的十五分钟,虽然眼下林河还没办法也没时间去做机械钟表,但是这不妨碍他根据现有的十二时辰制来重新规划时间,毕竟古时候的时间计量单位太模糊,并不符合工业化生产。
      不过在这个时代,有一点确实是方便,那便是底下的百姓也好,民众也好,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或者说他们不太会去抬杠为什么突然间要用二十四小时制,林河给了林府的工人们稍高于市面上的待遇,便叫这些工人连带着他们的家属死心塌地地唯命是从了。
      随着陈昂的话音落下,一众工人和家丁们都是熟练地盘腿而坐,然后开始讨论起来自己的班组里谁最适合去当助教。
      至于当助教的待遇,没有多少人在乎,他们原本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里有老婆孩子的,那更是对林河感恩戴德的,要知道在林府当工人,每个月工食银是按时发放,没有克扣不说,还会偶尔发现劳保福利,虽然只是些成衣铺子里低价买来的旧衣服,可是浆洗过后怎么也比他们家里那些缝缝补补的破烂衣服好,正合适给家里的老婆孩子们穿。
      更何况隔三差五便有肉吃,他们晚上还能上学习班,回家以后也准许他们把学到的知识都教给自家孩子,而且林河也和府里的工人们说过,眼下学校规模所限,等到明年他们自家的孩子也能来学校上学,学费可以酌情减免或者和现在那些来上学的娃娃一样签个学徒工合同。
      对于工人们来说,明年一旦林河这位老爷愿意让他们把孩子送来学校上学,那自然都是让孩子签学徒工合同,这念完书出来,便在林府里做工,岂不胜过自己跑外面去找活做。
      “照我说,还是让老马去比较合适,他是海盐的,咱们府里海盐来的兄弟,一共也没几个吧!”
      赵金成是他们这个班组的小组长,今年四十二岁的他原先是嘉兴县下面陶庄的泥瓦匠,原本像他这样靠手艺吃饭的泥瓦匠在村子里日子也还算凑合,家里十多亩水田,再加上他不时出去接些活,日子着实过得比大多数村民还好些。
      可是三年前倭寇攻打嘉兴县,县城有城墙护着,那些倭寇打不下来,倒是把周边的村镇祸害得不浅,赵金成家里就倒了大霉,新起的瓦房被烧了不说,原本在家里给他当牛做马干活的两个弟弟没来得及逃进城里避难,一个死了,一个不知所踪。
      当赵金成从县城里回到家里的时候,他便从一个原本还略有盈余的下户人家变得赤贫无比,那一年因为遭了兵灾,粮价飞涨,他几年里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救命银子也就换了一家四口人两个月的口粮,压根没有多余的银子再去整饬农具,购买粮种,最后便只能贱卖了自家的十五亩水田,开始了打零工的苦日子。
      这年头大户人家招长工,也是找年轻力壮的,赵金成过了四十,已经便是年纪大了的,要不是他手艺还不错,再加上有熟人愿意收留他,这三年他都熬不下来。
      林府兴建土木的时候,赵金成便进了府里做工,林河招工自然不会像其他大户人家一样,什么年纪大的不要,在他看来三四十岁的汉子都是有家有室的,和那些无牵无挂的青壮比也有优势,起码施恩给他们,他们家里的孩子以后便是林府的人了。
      赵金成进林府做工以后,也是极为努力工作和学习的,他这三年里去过不少大户人家家里干活,却从未遇到过林河这样的老爷,那是真正给了他这样的人一条活路。
      所以哪怕在自己这个班组里年纪最大,但赵金成却是平时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个,他脑子转的比较快,做事情也细心,想的东西也多,他知道自家老爷那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得了老爷资助的穷苦人家孩子,嘉兴府里各县的都有。
      “赵班长说得对,听赵班长的。”
      听了赵金成的话,便有人同意道,平时他们这个班组里,便是赵金成负责当头儿,当然林府里没有外面市面上那些旧规陋俗,赵金成这个班长虽然有名誉也有物质上的奖励,但是也要讲道理,想要外面传统行业里那样对下面干活的打骂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赵金成早年还没破落的时候,在陶庄也曾干过泥瓦匠的头头,指挥人造房子,他性格也敦厚,在林府适应得很习惯,当了班组的班长后也是处处以身作则,把林河写的那些条例给熟记在心,拿来要求自己,所以下面的人也都服他。

第三百八十三章 讨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