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章 儒家那是真废[1/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月的嘉兴府治下各县都已经热的很,这时候属于林河府中名下的那块土地上,足够两千名学生上课住宿的学校建筑群已经全部完工,虽然看着仍旧是黑瓦飞檐,但是内里的建筑结构却全是现代建筑的风格。
      当然受限于这年头没有混凝钢筋土和水泥这些东西,所有的建筑仍旧是用木头的榫卯结构做框架,而为了建造这一水的四层楼方方正正的大楼,林河几乎买空了嘉兴府各地的砖头。
      要不是沈科是嘉兴知府,又有胡宗宪这个直浙总督帮忙站台,嘉兴府治下几县哪有那么高的效率帮忙在短时间内完成各种材料的调集运输。
      站在主教学楼的顶楼,胡宗宪他们一群人看着那些说不上有多么美观的一水四层教学楼和宿舍楼,心里面还是非常吃惊的。
      古代中国的建筑当然是伟大的,但是那些壮观瑰丽的建筑却无比都是用人命堆出来的,林河这所学校和壮观瑰丽沾不上太大的边,但是光从体量上来看,却是整个嘉兴府首屈一指的大工程了。
      可是这差不多将近四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最终动用的工人也不过千人,而且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就完工了,这在沈科胡宗宪刘存义他们这些传统的官僚眼里是很不可思议的。
      “惊仙啊,你这学校规模有点太大了吧!”
      赵文华早知道林河要造学校,可是这头回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学校,还是被吓了一跳,毕竟林河画的学校图纸,你真要说占地有多大还真没有,可是架不住那四层楼高的大平层加持,隔成一间一间教室,那密度就相当惊人了。
      “赵大人,这规模不算大,眼下我这边学生虽然才七八百人,可是到了明年,就差不多能有两千人,若是一切都顺利的话,五年之后,这里的学生能有两万。”
      林河亦是很满足地看着这所属于自己的学校,从功能上来看,教学楼,宿舍楼还有操场全都配全了,再加上河对面等于白送买下来的大片荒地,只要后续资金追加到位,足够他在这个时代开挂一样的搞个大学城出来。
      大学城是开玩笑了,毕竟林河自己的知识量也就熟练掌握到高中阶段,而且他也没精力去扑在教学方面,所以目前方面他在教材上也只是搞了速成版本的小学到初中的理工科内容,至于文科,直接用忠君爱国的洗脑教育来代替政治学,至于儒家那一套直接变成了道德守则放在学生手册里,反正儒家学问本来就没什么用。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战国乱世,统治结构从贵族政治走向皇帝独裁的官僚政治,那先秦时代以贵族教育体系为基础的黄老学派必然是走向崩溃的。儒学或者说儒教的本质其实蛮像阿三家婆罗门教的神权政治,用后来王夫之的话说,儒学是用来弱天下的,只有天下都是弱鸡,才能建立皇帝的神权统治。
      后来很多人说儒学是做官学,其实更本质的说所谓的做官学其实就是奴才学和宅斗学,随着发展,进取性强的学派逐渐被淘汰,奴性强的被筛选出来,成为官方主流的学问。
      就好比汉朝还有公羊学这种披着儒家的皮,实则是古典帝国主义的学说,而越到后面,儒家学说就越来越没有活力,人们常说“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就可以看出儒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有多废了。
      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富国强兵的学说恰恰是所谓的黄老术,而黄老便是法家和道家的东西,黄老之术的核心其实就是统治术和政治学,但有用的东西往往必然是残酷的,而国家意识形态却不能是残酷的,这都是很黑暗的东西,不可能作为意识形态推广,老百姓也不需要懂政治学。
      儒家能在古代中国上位,妙就妙在,它其实就是纯粹的道德,说出去都是很政治正确的,所以可以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存在,而道德本身是无用的,又无法被驳斥的。
      韩非子说的法术势,其实就是道德经理论体系的一个简单化概括而已,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能看清楚,比如欧阳修就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道德经里的“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第三百八十章 儒家那是真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