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八章 琉球王国[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些想法,李公公那里,我没有说,正好请你听听,可有运作的可能。”
      林河正色说道,关于汪直,说老实话,徐渭和他想到了一块儿,都想利用汪直狠狠坑那沿海缙绅集团一把,但是坑过之后,汪直的下场必定是被满朝官员喊打喊杀,在他们彻底收拾沿海缙绅集团前,汪直估计都要面对那种压力,他很难想象汪直会答应下来。
      “你且说来听听?”
      陆炳有些意外地看着林河,没想到他居然想那么远,在他看来自己等人给汪直一条招安的活路,即便是要分担些压力,这汪直哪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汪直本名王铨,照小弟的意思,这汪直当死,王铨当富贵。”
      林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这年头要让人卖命,也得给对方切实的好处,全靠忽悠那是肯定不行的,这时候林河已经知道了徐渭事后会前往日本平户和汪直见面的消息。
      “怎么个富贵法?”
      陆炳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道,汪直这种人物在他眼里真的算不了什么,甚至于若是锦衣卫真要杀汪直,也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他没必要去做那种事情,死了汪直,搞不好倭乱会变得更加剧烈。
      “大哥可知道琉球?”
      林河说出了一个藩国的名字,对于陆炳而言,琉球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琉球虽然是小国,但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琉球在我大明诸多藩国里,还算恭顺。”
      大明开国一直到成祖皇帝时,当真是有着并吞四海八荒的气魄,哪怕是永乐皇帝从安南撤军,说实话也不是明军战力不济,实在是当时打下安南也没法好好治理,再加上一群腐儒每日里聒噪,最后大明才从安南撤军。
      大明眼下的朝贡体系,如今只剩下一个空架子,那些藩国都是只占便宜的,那琉球国自然也是一般,不过好在态度恭顺。
      “恭顺,他们自然是恭顺了,大哥可知道,琉球在我大明和诸藩国之间垄断贸易,获利极其丰厚。”
      从洪武年间开始,琉球王国不仅通过与大明的宗藩关系从大明获得大量的物资供应,还发展成为锁国状态下大明的海上对外贸易“总代理”。琉球的船只往来那霸与福州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南下安南、吕宋、暹罗、亚齐、爪哇、满剌加等,遍布整个南洋群岛。
      嘉靖朝以来,随着朝廷禁海,琉球王国更是从这样的“转口贸易”中富裕起来。琉球海外贸易的大宗货物是向大明出售日本的白银、漆器、刀剑、屏风和扇子,将大明出产的药材、瓷器、丝绸、铜钱转售到日本和朝鲜,并将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犀牛角、苏木、香料、锡、糖、象牙、乳香、龙涎香销售到大明、日本、朝鲜三国。
      说起来要不是有罗龙文这个知道这个时代海上贸易细节的人才,林河还真的就把琉球王国给忽略了,他可是从罗龙文那里又挖出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只是还来不及和陆炳他们说罢了,如今正好遇上汪直的事情,他便有了些想法。
      “琉球就算是从朝廷禁海里得了贸易好处……”
      陆炳说这话时,语气有些犹豫,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让锦衣卫从海上贸易里捞好处,只是这林河突然把话题扯到一个向来恭顺的藩国身上,他倒还真不好说若是琉球和他们抢生意,那便把琉球王国也干掉的话来。
      “岂止是贸易,本朝倭患,大哥以为那琉球王国便脱得了干系吗?”
      大明禁海,进行转口贸易赚得盆满钵满的琉球王国自然有动机让大明保持这样的国策,更何况按照罗龙文的说法,琉球王国那里本来就是东南沿海倭寇们的一处销赃地和进行海上补给的地方。
      “琉球尚家赚得的每一分银子里,都浸透了大明百姓的血泪。”
      林河难得地煽情地说了这么一句,不过他下面那句话才是真正让陆炳也觉得犀利到足以让嘉靖皇帝动容的理由,“太祖皇帝的时候,迁了闵地三十六姓去琉球王国,如今这些人都是琉球王国里的豪强,他们又和福建等地的缙绅豪强关系不清不楚,照我看也都是居心叵测之徒,当年那些杀到南京城下的倭寇说不定就是他们指使的。”
      说起来当年那一伙横行州府,杀到南京城下的倭寇确实蹊跷得很,事后大明朝廷也没弄明白这伙倭寇到底什么来路,眼下陆炳听林河这么一说,虽然觉得琉球王国指使之说太过荒谬,但是无疑作为一个对付琉球王国的借口也未尝不可。

第三百一十八章 琉球王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