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并未多言,只是取了纸笔,在桌案上开始画起了一张各方关系的分析图。
“这海上的倭寇分为两种,一种以汪直为代表,主要以走私贸易为生,另一种便是徐海,以劫掠州府为主。”
“但是无论是汪直还是徐海,他们进货和销赃,都要和沿海的缙绅豪强打交道。”
“说穿了,汪直以前不过是沿海缙绅豪强的白手套罢了,只不过他后来做大之后,便有了自立之心,起了开海的心思。”
在硕大的白纸上,林河写下了汪直、倭寇、日本国内大名豪商、沿海缙绅集团、朝廷等等名字,然后用箭头分别联系了起来,并且在箭头上写出了不同的利害的关系。
这么一来,便是李芳,也是一下子就看明白了其中的联系,他也瞧了出来,汪直确实是可以拿来利用对付那沿海缙绅集团。
现在李芳的接受新名词的程度颇高,更是对于林河所说的那沿海缙绅集团乃是反对皇权的反动集团深信不疑。
“早几年,汪直或许还有些雄心壮志,图谋着招安开海,自己还能做番事业。”
“但眼下,戚将军在乍浦大捷,他估计也看到了朝廷要整顿东南,剿灭倭寇的决心,眼下图谋招安,更多是为了自保,多条后路。”
“以我之见,只要给汪直以足够的信心,他应当能配合我方的计划。”
不知不觉间,随着林河的用词造句,李芳也被带入了进去,开始考虑起允许汪直招安的好处来。
赵文华在一旁看着笑而不语,李芳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不能说他不精明,实在是本朝嘉靖皇帝对于内监不得干政压制得极狠,所以别看李芳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这政治上的经验却并不丰富。
不过对于李芳轻易被林河带了节奏,赵文华却是乐见其成,眼下他们这个政治团体,核心必定是林河不假,但是真正关键人物却是李芳,只要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能坚定不移地站在他们这一边,他们便能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
有了嘉靖皇帝的信任,还怕那些区区的沿海缙绅集团,只有手里有兵有银子,还怕压不下这些吃得脑满肠肥的贼子。
一番计较之后,林河却是又被李芳留着,去了后院弹奏了一曲,方才回了林府,只不过这一回他却不是一个人回去,陆炳这个大舅子也跟着他一块儿。
到了府中书房,陆炳却是朝林河道,“你这段时间,锋芒太露了,皇上的心思,你猜不透,那招安汪直的事情,我会和李太监打声招呼,让他不要向皇上提及你的名字太多。”
听到陆炳的提醒,林河也是悚然一惊,不由反省起来,自己最近似乎是有些飘了,李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那里表现得有些太过头了。
“惊仙你也不必太过担心,你让李太监事无巨细都向皇上禀报,乃是走了一招妙棋,我刚才所说不过是为了保险起见。”
看到林河神色似乎有些不对,陆炳怕他想得太多,于是连忙在一旁说到,虽然林河还没有前往京师见过嘉靖皇帝,但其实已经是简在帝心了。
林河平时言论里对当年大礼仪之争时,以杨慎为首的文官们极为不屑,陆炳自是没有向嘉靖皇帝禀报,但是却被李芳全给记了下来送去嘉靖皇帝那边,从陆炳掌握的消息看,嘉靖皇帝对于林河这种政治正确的态度可谓是极为满意。
眼下胡宗宪让人送到朝廷的《嘉靖正音》已经到了礼部,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颁行天下,到时候嘉靖皇帝便会下旨给林河一个锦衣卫的恩荫百户。
当然林河的这个锦衣卫百户,虽然不会有实职,但是陆炳估摸着一件御赐飞鱼服是跑不了的,这样一来,林河的这个官身便显得颇有分量了,再加上赵文华正在为林河运作今年府试,到时候直接入了南京国子监,一个生员的名额便有了。
“不,大哥提醒得对,我最近行事有些孟浪,确实该好好反省一下。”
林河摇了摇头,他眼下虽然有着雄心壮志干一番大事业,但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规则,必须要取得嘉靖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才可以成事,由不得他马虎大意。
响鼓不用重锤,看到林河比自己想得更明白,陆炳便也不再说些什么了,原本他打算告辞的时候,林河却喊住了他。
“大哥,关于那汪直,我这里还有
第三百一十八章 琉球王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