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也全都是他从自家大哥那里听来的。
“我出的主意。”
林河忽地说了一声,于是原本周围心里还有些腹诽的自家众人一下子全都没了疑问,既然是自家老爷出的主意,那就绝对没有问题,必然是正确的。
就在林河这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的时候,迎接的官员队伍里,刘存义则是瞟了一眼林河所在的方向。
刘存义当日去乍浦,在知道了林河曾经挑动那些倭寇宛如野兽一般互相厮杀后,曾经生出了一番心结,后来被沈科劝了一番,不过总还有些纠结,好在他接任嘉兴县令后,从沈科那里得了提醒的林河便去了一趟县衙。
一开始刘存义本来不想见林河,可是后来想想不见面似乎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一番,毕竟那戚家军的将士说起林河也是极为敬畏,可是没有一个人觉得林河做错了的,反倒是自己似乎矫情了一些。
林河找上刘存义后,也没有说这件事情,只是说自己手痒了,想找人下棋却找不到好对手,而这对于刘存义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马屁,谁让林河的棋艺乃是一等一的大国手手段。
于是刘存义便开开心心地和林河下了一盘棋,接着便是被林河忽悠了一通“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他让那些倭寇如同野兽般互相厮杀,乃是提前让他们清了自身的孽障,免得死后沦落畜生道,尽管林河扯淡得非常厉害,但是刘存义只是需要一个自我释怀的借口和台阶,更何况他在乍浦的时候,也和天池那些大和尚们打过交道,很清楚那些光头大和尚对林河十分推崇,甚至于这些大和尚还觉得林河乃是佛门大德转世,不去当和尚实在可惜。
就这样,林河和刘存义又重新成了好朋友,而且关系还更近一步,当时正好有下面的胥吏禀报说杭州那边来了消息,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芳的船队隔日便要抵达嘉兴,总督衙门这边要他这个嘉兴县令做好接待的准备。
刘存义是个倔强性子,又或者说是个有原则的人,让他讨好李芳这个太监这种事情他根本是想都想不到的,但是林河则不然,后世新闻联播见多了领导视察的排场,他觉得像李芳这样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后世怎么也算得上前三排了,如今跑到你一个县级市里来慰问,难不成你还一点都不做欢迎准备,更何况那队伍里还有同样前三排的大舅子在。
于是林河很是费了一番口舌,才让刘存义开窍,必须要让李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感受到嘉兴人民的热情,这样他后面跟李芳哭穷的时候,说不定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就会帮忙让朝廷免了嘉兴县积欠的钱粮。
总之,你刘存义不是在讨好一个太监,而是为了嘉兴县治下的百姓忍辱负重,至于什么士林风评,全都是狗屁,没看到那些士绅不都个个紧巴巴地过来了么!
林河很是帮刘存义出了些主意,包括拉人充场面,准备些孩子给大太监献花,毕竟太监们没了下面那玩意,对于小孩子还是挺喜欢的,不然他们怎么那么喜欢当人干爹呢!还有就是拉横幅,只可惜刘存义觉得那什么恭迎司礼监掌印太监李之类的横幅太过无耻被断然拒绝了。
看着自家队伍里,那些土豪还有商户家里的娃娃们,刘存义当真是有些羞愧难当,因为林河撺掇着他搞了这个让孩子给李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环节不说,还直接把这些献花的娃娃名额明码标价给卖了出去。
结果让刘存义始料未及的是,他本以为林河这是瞎几把胡闹的举动,硬是让他手上见底的县衙库房里多了几千两白花花的银子,对于他这种比较强势的县令来说,手上有钱什么事都好办,没钱的话就得想法子和士绅们斗智斗勇,不然没钱你怎么使唤得动手下那些胥吏,真以为靠摆官威就能让人家听你的命令不成。
“行了,质夫兄,多想无益,我觉得这安排挺好的。”
虽然如今官位比刘存义高,但是沈科和刘存义之间依然是好友的关系,如今这码头上布置的欢迎环节,他也是知情的,相比起刘存义那种纠结的心理,沈科就坦荡得多了。
沈科是心学门人,再加上被林河影响,他很有些只看结果不问手段的意思,当然也是他在京师的时候,对李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有所了解,知道这位大太监其实为人还挺不错的,既不贪财,也不刻薄,算是本朝太监里品德最好的那个。
“哎,今日过后,不知士林中人,会如何编排我了。”
刘存义其实心里面还是很清楚,今天自己搞了这样的欢迎仪式后,那肯定是会被那些清流骂得很惨。
第二百四十六章 码头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