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忽悠[1/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酒过三巡,侯东莱微微有了些醉意,乍浦之战的过程被林河编成了条理分明的战例说给了他听,听得他也是极为赞同。
      “其实乍浦之战的关键,便是锦衣卫的两位百户官成功狙杀了陈东,让倭寇内部火并之势再无转圜余地。”
      “所以我觉得如今大明官军战力不济,但是倒是可以挑选善射之人,专门组建火器队,狙杀倭寇里的首领,这些倭寇一旦没了贼首便是群乌合之众……”
      聊着聊着聊开了,林河见这位侯知府对于军事实在是非常感兴趣,活脱脱一个大明版的军事宅,虽然只限于纸上谈兵,但是也足够他改头换面忽悠一些狙击手之类的军事理念给他。
      “惊仙说得不错,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火铳若是果然这般射程和威力都在弓箭之上的话,确实适合成立专门的火枪队来对付那些倭寇贼首。”
      “不错,府君大人,如今官军孱弱,乃是历年以来的积弊,想要改革官军目前的弊病,也不是地方上和将领能解决的,所以这成立专门的火枪队算是可以针对性地对付那些倭寇。”
      严格意义上来说,林河也不能算是全都在忽悠侯东莱,这年头倭寇实际上还是以小股团伙为主,这几年倭寇的大股入侵,实际上都是汪直徐海这些海盗王召集所至,历史上按照原本的轨迹,汪直被胡宗宪招降,结果却被朝廷下令处死以后,倭寇对于东南的侵扰从原先的大规模转为零散的小规模袭击以后,才是嘉靖大倭乱真正恐怖高潮的降临。
      在那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戚继光和俞大猷几乎是无日不战,从浙江到福建,和登陆的小股倭寇战斗不休,直到隆庆开关,倭乱才算渐渐平息。
      而倭寇的这种小团伙的特点,就注定他们的首领是团伙里最凶悍的武斗派,往往只要干掉了倭寇的首领,剩下的就会不战自溃。
      前两年,倭寇围着平湖县城攻打的时候,就是刘存义这个武力值爆表的县令大人一箭射死了倭寇里的首领,才解了倭寇围城之患。
      用林河自己的观察来看,这大明官军和倭寇在战场上的表现到军官将领级别时,就是给我上和跟我上的区别,所以官军里面能够打胜仗的都是俞大猷戚继光这些武力极高敢于身先士卒的将领,至于其他那些自己缩在阵中不敢上前的卫所军将,被倭寇们按在地上摩擦就一点都不稀奇了。
      听着林河对于倭寇和官军的分析,侯东莱也是听了不住地点头,他也就是喝高了,对于林河那些不算文雅的比方没那么敏感,反倒是还觉得有些接地气,要是换了他平时一本正经的时候,林河那般说多半会是自讨没趣。
      “对了,惊仙,那低息农业贷款,你究竟是要做些什么?”
      聊完了兵事,侯东莱终于问道了他请林河过来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捣鼓出了低息农业贷款的林河,究竟想在嘉兴府干些什么。
      “与我而言,惊仙你这弄出来的低息农业贷款,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我却不大相信项家会做这种看上去吃亏的好事。”
      把手中的酒杯放下,侯东莱盯着林河问道,低息农业贷款合同上的条款他都仔细看过,对比这个时代那些放高利贷的士绅们,林河的这份低息农业贷款合同可以说简直是在送钱给那些百姓,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自然是有利可图,府君大人。”
      对于侯东莱的疑问,林河并没有掩饰推脱,而是直接回答道,嘉丝联的计划是没法阻挡的,沈科就任嘉兴知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林河从来也不避讳这件事情,甚至于他还挺高兴自己能够给主动询问的侯东莱安利一波他的计划。
      在林河心目中,嘉兴府将会成为大明今后工商业发展的一个样板,他很希望能有更多的开明官员意识到,甚至去模仿嘉兴府今后的发展。
      “有利可图,惊仙可否详细说说。”
      侯东莱来了精神,原本微醺的醉意也消散了几分,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对于治理地方侯东莱还是很上心的,那低息农业贷款有助于地方官的政绩,便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但是这其中操作究竟有什么讲究,对他来说却是一个让他异常心痒难耐的秘密。
      “府君大人,应该知道自从嘉靖三十一年以来,倭寇频繁上岸袭扰嘉兴府治下各县,如今嘉兴府的生丝产量比起五年前可以说是下降了不少吧?”
      这段日子,为了详细自己的计划,林河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

第二百四十五章 忽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