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 忽悠[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就抽空去了趟胡家,就是嘉兴县户房典吏胡金水的家里,从这位掌管着嘉兴县各种钱粮物资的胥吏那里,详细了解了一番这十年嘉兴县的各种生产情况。
      林河得出的结论是嘉兴府的经济情况很糟糕,本来算得上是浙北粮仓的嘉兴这几年粮食产量锐减,甚至于田地也荒废了许多,而那些士绅大户却依旧在兼并土地,而他们兼并的都是那些仍旧是自耕农精细照顾的良田,至于那些荒废的田地,根本没人愿意花功夫去开垦。
      至于官府,则是没有闲钱去鼓励百姓开垦那些荒地,这年头种地也是需要投资的,种子农具哪样不需要花钱,更何况倭寇还不时地上岸侵扰,那些远离城墙的荒地自然没人愿意去耕种。
      “更关键的是,这几年嘉兴府的人口也少了很多,现在种桑养蚕的农户多是些士绅大户的佃户,我和项家合作,用那低息农业贷款,主要还是希望那些自耕农能够多种植桑树饲养蚕茧,因为这次乍浦大捷之后,想必倭寇不敢再肆意侵扰嘉兴府,到时候有了和平的环境,嘉兴府的生丝产量必然能够上升,而我手上正好有改进的织布机,需要大量的生丝用作原料进行生产。”
      “项墨林愿意答应我做担保,借贷银钱给那些百姓,便是因为他能从我今后要搞的织布产业里获得更大的回报。”
      林河向侯东莱简单介绍了一番自己的计划,但是关于嘉丝联,他并没有透露出去,毕竟那嘉丝联还牵扯到了锦衣卫和皇宫。
      “这织布机果真有如此神奇?”
      侯东莱当了十多年地方官,理政经验还算丰富,虽然林河没有明说,但他也听得出来,林河搞那低息农业贷款,是为了给自己的织布产业提供一个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方,毕竟那些农户签了合同,就必须给他种桑养蚕,但是他想不出什么样的织布机能够有林河所说的那般厉害。
      “神奇与否,府君大人日后自当知晓,至于眼下,我不方便透露。”
      即便侯东莱再好奇,林河也是不会把珍妮纺织机的图纸画给侯东莱看的,纺织业是他用来席卷大明的关键点,绝对不容有失。
      “好吧,可惜我是没法亲眼看到那神奇的纺织机了,对了,惊仙,沈兄他是否了解你这计划。”
      侯东莱盯着林河,想从林河口中知道个肯定的答案,其实今日这番谈话,已经让他印证了心中不少猜测,那便是林河果然是有大事图谋,那低息农业贷款背后有深意,另外便是沈科和刘存义分别升调嘉兴知府嘉兴知县,乃是早就因为某事安排好的。
      “不敢欺瞒府君大人,沈学正确实在平湖就已经知道我这计划,总宪大人亦是颇为支持。”
      对于侯东莱这样的聪明人,林河从来不觉得需要隐瞒什么,他的计划一旦展开,就注定不可能被终止,随着他在嘉兴府纺织业的成功,胡宗宪这个政治团体必定会水涨船高,他现在干的事情就好比后世东南士绅搞了东林党为自家谋取私利,而他也是同样要用金钱开道,把胡宗宪捧到更高的位置,然后再反过头来为他分担压力。
      如果江南织造局的计划成功,嘉靖皇帝才是那根最粗的大腿,可惜的是林河自己算过,江南织造局的计划一切顺利的话,也得等到五年以后才能真正垄断东南,那时候嘉靖皇帝也就剩下五年活头了,在他眼下还没法接触到未来的隆庆皇帝的前提下,自然是要把筹码压在胡宗宪身上。
      眼前的侯东莱,既不是严党,也不怎么喜欢清流,相反还是大明官员中比较少见的算是有实干能力的官员,林河自然是希望能够将侯东莱拉进胡宗宪的小团伙里。
      “果然,总宪大人也是知道的。”
      侯东莱一副不出我所料的模样,浙江地面上,很多官员其实都不太喜欢胡宗宪这个直浙总督,这倒不是因为胡宗宪是所谓的严党,如今这浙江地方上反倒是相当多的官员都属于严党一系,他们之所以不喜欢胡宗宪,是因为胡宗宪在剿倭这件事情上是动真格的,胡宗宪上任以后,经常巡视地方,对于那些不作为的官员可谓是非常严厉。
      虽然说都是严党,可胡宗宪那里没什么情面好讲,而且胡宗宪和赵文华关系相当不错,有赵文华这个严党干将在,胡宗宪处置起那些犯了错的严党官员也是那叫一个雷厉风行。
      总而言之,别看胡宗宪这次打了个乍浦大捷,浙江地方上的官员都是给胡宗宪齐唱赞歌,那都是希望朝廷把胡宗宪给调走罢了。
      侯东莱这样的,自然不算是那大多数的浙江地方官员里的一份子,反倒是颇为欣赏胡宗宪的行事风格,在侯东莱眼中,胡宗宪是个做事的,和他是不是严党没关系。

第二百四十五章 忽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