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海谋逆(二)[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平湖县城,向陆停禀报这件事情。
      林河回到帐中时,看到焦急等待的戚继光,却是面带微笑道,“南塘兄,幸不辱命,锦衣卫已经接下此事了,你一会回军中,只需要跟着锦衣卫给出的话接着就是。”
      “惊仙,此番正是要谢谢你了。”
      戚继光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大明朝的武将没什么地位,除非是简在帝心,可如今皇上修道不问朝政,哪会去注意他一个小小的参将,他日后能在这大明朝官场上走多远,是否能做到武将的顶峰,还不是要看自身资历和背景。
      “南塘兄客气了,你我相交莫逆,何必言谢,南塘兄还是速回军中,莫要再生变数。”
      林河朝戚继光说道,戚继光手下那群将领军官都是群没脑子的,小算盘打的精明,大智慧却是没有的,锦衣卫接下了徐海谋逆造反的案子,自然会把证据链做的最精细,这些将领军官要是为了争功乱七八糟地胡说,只怕会坏了事情。
      “那我便先走了,咱们日后再叙。”
      戚继光也知道当务之急,是和手下那群没脑子的丘八透些底,省的他们胡说八道,恶了锦衣卫,这功劳太大有时候也不是件好事情,盯着的人太多,再涉及到朝廷里面的大佬争斗,那当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而他们这些武将便是小鬼。
      送走戚继光,林河也松了口气,该做的他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事情无非是看胡宗宪背后的那位严党干将赵文华要如何操作了。
      算起来严党里,除了严嵩这个当朝首辅作为门面,严党里如今真正的核心人物也就是严世蕃和赵文华了,这个赵文华向来不是什么简单角色,他记得明史里这位声势在东南一度煊赫至极,还直接弄死了张经这个前任直浙总督以及前浙江巡抚李天宠的严党干将,似乎马上就要倒霉了。
      对于赵文华这个人物,林河倒也没有完全相信史料记载里,这个严党干将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在他看来赵文华确实是个小人,但却是个有本事的小人,历史上赵文华因为筑正阳门不力遭贬黜,罢职回家以后暴毙身亡,然后便被人弹劾贪污东南剿倭军饷十一万两,被嘉靖皇帝下令追赃,赵家一直到万历年间都没有翻身过来。
      对于赵文华的暴毙,林河可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他曾经从徐渭那里听说过,赵文华作为严党干将,还认了严嵩做义父,但是偏偏此人性格桀骜偏执和严世蕃的关系恶劣,两人之间常常有明争暗斗。
      这样一想,赵文华被贬黜后暴毙就显得有些蹊跷了,对于赵文华,林河谈不上什么好感,这是个真小人,对他来说赵文华有脱离严党,自立门户的想法,便是可以值得利用的暂时性盟友。
      胡宗宪日后和严党的切割乃是必然之事,这个赵文华便大有用处了,因为胡宗宪被列为严党,便是靠的交好赵文华,如果赵文华和严党交恶,甚至于跳出来和严党打对台,胡宗宪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会自动被摘除严党的身份。
      ……
      简陋的案几上,一壶温过的贤湖亭老酒散发着浓郁的酒香,补完一觉的徐渭拿起酒杯喝了大半杯后,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朝对面坐着的林河道,“惊仙你倒是雷厉风行,这么快就说动了锦衣卫,早知如此,我那方玉印却是可以省下来的。”
      “文长兄也是说笑了,锦衣卫没有动作之前,我也不是很肯定,你这方玉印在证物里面总归是有备无患。”
      林河再次为徐渭满上酒后,自己也饮下了一杯,如今事情已然上了正轨,锦衣卫自会把徐海谋逆造反的证据做实了,如今他和徐渭在一块儿讨论的便是朝廷里的局势,他先前所想的全是自己的猜测,根本做不得数,要论对朝廷局势和官场上的了解,还是要看徐渭的分析。
      “不错,倒是我失言了,当罚当罚。”
      徐渭心情很不错,口中说着罚酒,手上也是没停下,举起酒杯就是一饮而尽,如今有锦衣卫代劳,他乐得轻松,只不过有些事情还需得和陆孜商量一下,省的到时候双方说辞不一,闹出纰漏来,但是他没想到陆孜这个锦衣卫百户立功心切,已是星夜赶回平湖县城去了。
      徐渭年纪已大,一把老骨头折腾不动,他才刚从县城里骑马赶到乍浦,再叫他骑马赶回去,那便是要他半条老命了,所以最后还是林河派了自己那个师兄策马赶回平湖,去请陆停来见一下徐渭,毕竟这边锦衣卫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陆停这个千户。

第一百七十四章 徐海谋逆(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