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3章:好人长在嘴上(一)[2/2页]

我若为莲,只愿为你娉开 弓飞长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十二了,再呆几年就该找婆家了。现在供一个学生念书,家里负担可不轻啊!她还有一个小弟弟,也要念书,也要伸手和家里要钱,负担不起啊,我们思索再三,还是让丫头先别念了,也确实家里缺人手。”赵海生边抽烟,边慢条斯理地说。
      \t“那么,是不是你的儿子念到赵晓红这个程度,也行了,也不念了?”陶新宇问。
      \t“儿子是儿子,丫头是丫头。儿子一定要供到他自己不念为止,至少也让他念到高中毕业,最好是考上大学,现在,没有文化可不行啊!”赵海生说。
      \t“为什么儿子和女儿的待遇不同,难道就是因为赵晓红是你的闺女而不是你的儿子吗?”陶新宇盯着赵海生问。
      \t“嗯,算是吧,如果小红是个男孩,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她念书,可是她是个女孩家,念书是没用的,已经念到四年级了,识得字已经够用的了。反正早晚是人家的人,就不要再花那冤枉钱了。陶老师,你今天来的目的我清楚,就想动员我的女儿上学,我看不必了,你的心意我领了。”赵海生磕了磕烟袋,往烟袋锅里添上烟草,不看陶新宇了。
      \t“赵叔,你这可不对,你这是重男轻女,是封建思想。现在是什么社会了,男女都一样了,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一样能做得到。赵晓红在班级里学习第一,又爱读书上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你不让她念书,就是毁了她的前途,有你这么当爹的吗?”陶新宇见赵海生决口不让赵晓红上学,有些急了。
      \t“上不上学,这是我们的家事,轮不到你来教训我。我自有我的安排,我的家事不用你管!孩子他妈,送客!”赵铁匠生气了。
      \t“嗨嗨,新宇,你少说两句吧!赵叔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是在替他们家的未来着想,将来养老的是谁,还不是儿子,赵叔将所有人力物力都倾注在儿子身上,这有什么错,儿子能够考上大学,岂不是能够光宗耀祖?赵叔,您没有错,新宇他不能指责您!”海子听赵海生要送客,知道陶新宇的话呛着他了,就赶忙出来打圆场。赵海生听海子这么一说,心气稍稍和缓,将转过的头又转过来,冲着海子了。
      \t陶新宇没想到海子会帮着赵海生说话,气的别过脸去。
      \t“嗯,海子老师说话我爱听,就是嘛,谁家供孩子念书,也有个重点培养吧!”赵海生将烟点着,乐呵地对海子说。
      \t“对对对。赵叔,我给您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叫‘两个羊倌的故事,这个故事啊,对您将来供养你的儿子上大学很有帮助,您想不想听?”海子依旧心平气和地说。
      \t“愿意听,愿意听!”赵海生听说对自己儿子上大学很有帮助,所以非常感兴趣。
      \t“那好,赵叔,我说的可是真实的故事。两个羊倌,一个是溪头乡的刘长发,一个是牛庄乡的张桂机,两个人都五十多岁了,赵叔,这两个人你应该认识吧?”海子问赵海生。
      \t“听说过,听说过,溪头乡的刘长发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了,轰动一时呢!”赵海生附和着说。
      \t“你看,我说赵叔您知道的事多嘛!刘羊倌和张羊倌,家庭情况很相似,都很困难,都是膝下有三个孩子,都是前两个是女孩,最后一个是男孩,都希望男孩能够光宗耀祖,都将全部心血放在男孩身上,都希望男孩能考上大学。”海子停顿了一下,将陶新宇背过的身子拽过来,让他调整一下情绪。
      \t“可是两个羊倌的做法不同。溪头的刘羊倌,三个孩子都让她们念书,而且从老大开始,一个不念都不行,有人劝他,女孩早晚是人家的人,念那么多书干什么?刘羊倌说,你不懂,这叫一个带一个,一个学一个,一个追一个。你想,大丫头如果念好了书,二丫头就会学她,就会比她,就想超过她,最终二丫头也念成了。姐俩都念成了,最后的儿子就会想了,我一定要向姐姐学习,一定要超过她们,所以也一定会念成。最后呐,真向刘羊倌所说的,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考得好,最后都考上大学了!”海子说完这段,看了一眼赵海生,发现他沉吟不语。

第173章:好人长在嘴上(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