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说和刘羊倌一样家境的张羊倌。张羊倌重男轻女啊,就想让儿子有出息就得了,所以,两个女儿不到三年级就不让念书了,一心只供儿子。可是儿子看到自己的两个姐姐不念书,就和她们学,也嚷嚷着不念书,最后怎么着,念了五年级就退学了,和他爸爸一起放羊呢!”海子往前挪动了一下身子,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接着说。
\t“赵叔,刚才这两个人的故事,您也知道,您也听说过。我知道赵叔你是个精明的人,一定知道为什么同样的家庭境况,供孩子念书的理念不同,几年后的情况就大相径庭,现在的刘羊倌,已经不放羊了,被大女儿接到城里享福去了。你说,这是不是念书改变了命运,念书才是农村孩子的根本出路啊!不念书,就像张羊倌的小子一样,继续成为一个羊倌!”海子停住话头,瞅着赵海生和他的老婆。
\t“要不,就让咱们的丫头去上学?”赵海生的妻子听明白了,征求着丈夫的意见。
\t“嗨,这就对了。赵叔,赵婶,您们的家境可比刘羊倌家强多了。刘羊倌只是靠放羊挣钱供三个孩子上学念书,都坚持下来了。您们家呢?赵叔有打铁的手艺,责任田的收入也不少,在铁匠营村已经是富裕户了,供两个孩子念书,应该是轻轻松松了。关键是看您们,是想学刘羊倌,还是想学张羊倌了?”海子趁热打铁。
\t“当然是学刘羊倌了!孩子他爸,丫头学习那么好,就让他念书吧,她念好了,也会带动儿子好好学,儿子也一定会念好书的。再说了,丫头念好书,不也一样孝敬我们吗?”赵海生的妻子开始说服她的丈夫了。
\t“对喽,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了,谁说丫头就不养老?一样,您看人家刘羊倌,不就在大丫头那里养老吗?可享福了!”海子顺着赵海生妻子的话说。
\t“好了,我听这位海子老师的,就让小红继续念书,什么时候她自己不愿意念了,我再不供她,只要她愿意念书,念到哪,我就供到哪。”赵海生将烟袋锅在炕沿上磕了磕,同意赵晓红回学校念书。
\t在外屋听屋里说话的赵晓红,听见父亲让她返校念书,甭提有多高兴了,就提着暖壶进了屋,分别给陶新宇、海子和她的爸爸妈妈倒上水。
 
第173章:好人长在嘴上(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