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华要远走他乡,别离生她养她的故乡——喜鹊村,在村民的脑子里永远没有她苏小华的身影。一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苏小华捡好东西,准备第二天趁天还没有亮时就走。“咯咯咯——咯咯咯——。”报晓鸡第三次叫停,母亲颤巍巍地走到门边,“吱呀”地打开门,苏小华还是背着那个背包,里面鼓囊囊的装满东西,背包的顶部高过头,眼含热泪、恋恋不舍地从母亲身边经过。出了门,将转过前面的墙角,又回头望着母亲,在蒙胧之中看到母亲一只手扶着门呆呆地站着,瞪大眼睛看着自己,要把看到自己这最后的一刻永远地完完整整地装到里面去,一行行泪水从脸上往下流,湿透了胸前的衣襟。突然,母亲的身子慢慢地往下滑。“娘!”苏小华惊恐地轻轻地唤了一声。转身往回跑,在母亲就要跌坐到地上时苏小华赶到了。苏小华把母亲扶起来,紧紧地抱住。她感觉到,此时母亲的身体在颤抖。母亲的身体还没有恢复,承受不了因离别过于伤心的刺激,差点昏迷过去。“小华,您走吧,没有事的,娘休息一下就好了。”母亲轻声细雨而不乏坚定自信地说。苏小华在回头看着母亲的那瞬间时,她就已改变主意:我现在还不能离开家,因为母亲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好,需要我照顾、陪伴。苏小华扶母亲到床上,自己坐在床沿边。道:“娘,我今天不走了,再跟您呆一段再走好吗?”苏小华母亲知道苏小华说一不二的个性,又听到苏小华讲是暂时不走,所以也没有再说什么,只好勉强无可奈何地点了头。\n 在以后的一段时期里,母女俩非常珍惜苏小华还在家的时间,都是以自己的最大能力给对方最大的关怀,当然,在母亲对苏小华的爱和苏小华对母亲的孝相比,苏小华的孝表现得更加突出。每天早上天还没大亮,苏小华就起床,扫地,下厨房,做猪食,喂鸡鸭,母亲起来时,端来一盆热呼呼的水,把洗脸巾送到母亲的手上,有时还替母亲擦脸捶背、疏辨子。扶母亲到餐桌边,看母亲用完早餐,才扛锄头跨篮子,踏着还没有人踩过的露珠,上抽筋坡为母亲采药。时间飞快地过去,转眼间过了半个月,母亲的身体已恢复到了还没有被李大叔女人暴打前的状况,脸上已没有那么苍白,仔细地看,原来深深的皱纹变些浅了,原来没精打采的眼睛看着面前的一对子女时,也折出生机的目光。“小华,您是担心我的身体才舍不得离开家,现在我的身体好过来了,您不要再在家里呆了。”母亲生怕村民专门来找苏小华,伤害苏小华。所以身体稍好转后,天天催苏小华早离开喜鹊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n 一天,太阳就要升起,苏小华和母亲在家门口依依惜别,苏小华消失在家门前很久,她的母亲还依着门站着目不转睛地向前凝望。苏小华出了村口,直向抽筋坡走去,到坡底,太阳升起来,红红的太阳*裸地跃然在东边山顶,大大方方地把光辉散到大地上,抽筋坡的一草一木都沐浴在这和熙熙的朝光中,把昨夜罩在身上的黑装完完全全褪去,换上闪着金光的新装,喜笑颜开地迎接拥抱过往的行人。“轰隆——轰隆!”后面一辆小四轮农用车开过来,苏小华闪进路边藏住,透着路边树叶的间隙看到这是一辆喜鹊村村民的车,上面垒着货物和坐着七八个赶青山街的村民,苏小华没有出来拦车坐,她不敢坐也不想坐自己村的车。车子在她的视线内消失后,她才出来,继续往前走。“轰隆隆——轰隆隆!”又一辆小四轮农用车从后面开来,苏小华又闪进路边隐蔽观察。确认不是喜鹊村的车后,她走出来,稍站到路中间向来车挥手。车子在离她约三四米处停下,司机从驾驭室里探出头,示意她上车。原来是喜雀村黄大叔的车。黄大叔是个不信鬼神的五十多岁的汉子,认识苏小华一家人。看着面前纯朴、天真、稚嫩的苏小华。不禁嘟嚷道:喜鹊村的人个个是眼瞎了,这样的小姑娘家怎么是魔女呢?他跳下驾驭室道:“小华,后面背这么大包的东西,是要去远门哪个地方的吧?”“要去县城找一个亲戚。”苏小华不知如何答是好,信口道。\n 驾驶室坐人已满,苏小华爬到后面车厢里坐。车厢里坐九个村民,他们用疑惑、恐惧的目光看着苏小华。疑惑的是不管怎么看也看不出苏小华身上已附住了魔鬼的灵魂,倒是善良、漂亮、人见人爱树见花开的小姑娘家;恐惧的是苏小华身上若真的是附了魔鬼的灵魂,做的事已身不由已,一旦魔鬼需要,相识的人她也收去。苏小华瞅准年纪较大的几个村民旁边的一个位子,挪身子过去,屁股还没有落下,这几个村民就不约而同地起来,迅速离开找别的地方坐,留苏小华孤零零地一个人在那里,苏小华很尴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轰隆隆——轰隆隆!”车子好象怀着一肚子的怨气大声地嚎叫着巅簌着在抽筋坡上行驶。还转两个弯,就到上次发生令喜鹊村全村人悲痛欲绝的车祸的地方。车子突然“嘎”地停下,驾驭室里下来三个村民,车厢里除两位男青年稳稳地坐在上面不动外,其他人也都下车。这些村民决意不坐黄大叔的车往前。“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你们还是那个老脑筋,真是大笨蛋。“你们这些笨蛋,这样做不是等于诅咒我的车子今天开不过抽筋坡吗?”黄大叔知道这些村民为什么不坐他的车。一脸怒气,骂骂咧咧。“不是的,我们坐久了,腿脚有点麻木,想走走,松松下脚筋。我们的东西都还在车上,到街上后还要请你替我们看好呢!”一个丰润犹存的中年妇女转过头,蹶着红扑扑的俊俏的脸蛋,一只手理理额上的头发,瞅瞅驾驭室里的黄大叔,正经儿八而又不乏撒娇地说道。黄大叔没有回答,起动车子继续向上爬。\n 车子越来越靠近上次车祸的地方。苏小华把头埋得低低的,一只手扶车子档板稳定身体,一只手捂住脸,她不想看到令她伤心而又难忘的地方。可是,在这里发生的那令人痛心疾首、把她推向痛苦深渊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使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心灵的深处波涛翻滚,不得安宁。她默默祈祷李大叔他们在天之灵得到安息,祈求李大叔他们能原谅她。同时,唤起了她对强暴她的那个万恶的男人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报仇就是以后人生的一个主要的目标。想到报仇,苏小华低着的头慢慢地抬起来,要流出的泪水被挤了回去,紧缩眉头,目光泠泠地遥望着远方。片刻,苏小华把视线收回来,眼睛眨了几下,清澈明亮的眼珠里又自然而然地溢出都是温柔的目光。\n “小华妹,附近几个村的人都说你的身体附上魔女的灵魂,你是魔女的化身,可我们对你一点也不感到可怕。”一位青年说。“他们都是乱讲的,小华妹这么善良、更么漂亮,怎么会是魔女的化身?”另一位青年道。“我不是魔女,但是我也不怪他们误认为我是魔女,不瞒你们两位,村里连续出几条人命,绕来绕去,的确是与我有关系啊!”苏小华与对面的两位男青年,虽然平时不与他们说过话,他们的年纪又比自己大近十岁。但是,由于苏小华长期避在家里,没有外人交流,心里的痛苦没有向外倾诉。突然有倾诉的机会,苏小华把握不了自己。在他们面前竟毫无掩饰滔滔不绝地述说、倾诉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心情。两位青年耸起耳朵听,其中一位听着听着,不禁身不由已地往苏小华挪动身子,当将与苏小华的身体接触,闻到一种少女特有的体香时,才发觉自己这样是有些失态了,可是这个时候马上把身体退回原来坐的地方,显更加失态,于是,趁车子一个大巅,他顺势往前倒去,一个翻身歪坐在一个装满黄豆的大大的麻袋上。信口开河道:“抽筋坡这节路太难走了。”一路上有两位男青年的呵护和信任,苏小华长期以来埋在心底的话儿和苦水得以向外人倒出。苏小华忧闷的心情得到了排解,久违的笑意慢慢地在她脸上展现。她的脸象是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和着她内在高雅的气质,使她举手投足间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摄人魂魄、那么的令人心笙荡漾。\n 青山街是方圆五十公里内最大一个街,每逢圩日,热闹非凡,街头街尾尽是赶街的人,少的也有二万人。整个青远市乃是全省,这里山货品种最多、质量上佳、交易量最大,因此青山街名声在外,全省爱品山货味的人,没有哪个不知道青山街。青山乡喜鹊村那个方向山里的村民要赶街就赶青山街,因为他们手里山货多,青山乡政府专门设了一个山货行,方便他们与南来北往的客商交易。这些所谓的山货就是供酒店做菜用的土生土长无污染的食品或原生态食品。\n 车子到青山街,直接开到山货行。苏小华执意要帮把山货卸下车,黄大叔不允。“小华!你更嫩的妹仔,不用你做了,你就在旁边看吧!”苏小华只好在旁边找一个地方蹲下。在路上,两位青年与苏小华讲好,到街上后,他们请苏小华吃饭。他们怕苏小华等久走人,以最快的速度,丢、抱、扛、抬,三下五落二就卸完车上的东西并集中放好摆好。\n 黄大叔留下看山货,没有跟他们去吃饭。“小华,吃饭后你还要过来的啊,我还有事要跟你讲呢?”他们将走时,黄大叔冲苏小华道。苏小华点了点头。\n 两位青年带苏小华进一家最好的酒店——青山酒店。老板娘脸上堆着笑容、踏着碎步迎上来。道:“欢迎三位光临!里面请?”“还有包厢吗?我们要一个包厢。”一位青年问道“哎唷!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们有福份,正好有一个包厢别人刚退,来晚点就没有了。”老板娘回答道。\n 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十七八岁的服务员领他们进二楼的一个包厢。包厢面积大约有二十多平方米,正对门墙壁下立一个近两米高的大空调机,进门三米多左边墙壁下摆着可以容八个人坐的暗红色的长沙发一张、短沙发两张,对面的墙壁下一张盒式玻璃台桌上是一台三十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从门口往里一字摆放一张餐桌和一张麻将桌,正对门的最里面是卫生间,电视机上雪白的墙壁靠右一点挂一幅酒店开张时别人送的牌匾。上书:山货美味飘香喜迎四方来客。\n 苏小华从来没有见识过如此豪华的地方,更没有身临期间,享受如此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她有点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小心翼翼地坐到柔软的沙发上。服务员把一杯开水恭敬地递给她,她受龙若惊,站起来,接开水的双手有点颤抖。随着空调冷气的开放,片刻,房间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清凉清凉的,与外面炎热的天气相比,苏小华在这里有如进天堂的感觉。“小华,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不用那么拘束嘛,这顿饭,就当着我们两个人为你做的送行饭。你想吃什么,尽管点。”与苏小华同坐一张沙发的男青年捧着一本菜单,屁股抬了抬靠近苏小华,打开菜单道。“我们看你很聪明,又能干,以后到外面一定能发达,到时可不要忘记我们啊,说不定我们还要去投靠你呢!”独自坐在一张沙发上的另一位男青年道。“实在太感谢你们两位大哥,不用点什么大菜,有菜送饭就可以了。”苏小华回答道。两位男青年慷慨地要二百九十八元钱的菜,苏小华拦也拦不住。半个小时后,点的菜陆陆续续上桌。望着冒热气、芳香扑鼻的一盘盘、一碟碟菜,苏小华想到好心的黄大叔现在正在为村里人看管货物,饿了也不能离开。于是道:“两位大哥,黄大叔在街上帮大家看管货物,不能离开,能不能送饭菜过去给他?”“好呀,送去送去,我们都想不到,还是小华想得周到!”两位男青年几乎同声附合道。再唤进为他们服务的那位服务员,每一个菜里分出一点用食品袋装好包好,放进一个小竹篮里。两位男青年争着要送去给黄大叔。苏小华道:“两位大哥,还是我送去吧!”\n 苏小华提小竹篮出了包厢。一股热气迎面扑来,透过她衣服吻遍她身上的每一个毛吼,在包厢里凉爽、舒服、惬意的感觉荡然无存,完全彻底地被驱走了。苏小华沿着走来的路只顾往前走,不时与他人擦肩而过,每要穿过人头攒动的地方,她都先把小竹篮提到胸前保护好,然后猫着腰穿过去。在将进山货行四五十米的地方,她稍停一下,查看篮子里的食品袋,确认原封不动后,才放心地快步走过去。\n 这时黄大叔正与一位收山货的老板谈将出手的山货价格。“我们不只是这一次交易,我的货正宗不正宗,你是知道的,正宗货就得要正宗价。”黄大叔道:“你的货我信得过,旁边那些不会是你的吧?我得要验完后才讲价,不能打死狗讲价,与你一样正宗的货,给与你一样的价格,不是正宗的货再便宜我也不要。”山货老板道。、、、、、、。两个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强调所有的货保证质量,不用再一样一样一袋一袋地验,一个猜测不是全部正宗货,硬是要验。他们没有发觉苏小华已站在旁边。“黄大叔,他们叫我带中餐来给你了!”苏小华声音不大,与黄大叔和山货老板的声音相比,是十足的低分贝。可是他们两个都听见。两个立马停止了理论,转脸向着苏小华。黄大叔看着苏小华手里提个小竹篮,宽阔的脸膛上现出灿烂的笑容。朗声道:“好呀!肚子正饿呢。小华,你真是个很懂事的妹仔。“是他们两个叫我拿来的!”苏小华道。“不是的,他们两个我还不懂吗,是你自己喊拿来的,我猜的对吧?”黄大叔道。苏小华不再着声。黄大叔接过小竹蓝,对收山货老板道:“老板,你也来吃吧,吃完了再讲。”在一边站着的山货老板怔怔地看苏小华,口水从一边嘴角流出。没有回答黄大叔。黄大叔再大声道:“老板,我看你也饿了,大家一起先填饱肚子吧,如果你确实不相信别人的货也是真货,肚子饱后你再检查。”收山货老板回过神来,喳吧着嘴,直往肚子里吞口水。心里想:更靓的妹仔。\n 这位收山货的老板对女色是情有独钟之人。虽然已五十开外,家有妻室,但见到稍有姿色的女子,都禁不住多望一眼,想方设法接触。这几年,凭着口袋里有几个钱,被他诱上床的妇女至少达一个连的人,有中年的、有青年的、有少年的,有结婚的、有末婚的。可是上他手的女人中,没有哪一个象苏小华如此清纯、漂亮。所以今天他见到苏小华后眼睛不瞪大才怪呢?“这个妹仔,砸了这起生意,我也要把他弄到手。”山货老板想。在街上吃饭,有失于他老板的身份,更重要的是显得他邋遢、粗鲁、卑溅,不得到苏小华好的印象。“老黄,不要在这里吃,我请你上酒店去,大家好好享受享受。你带的这些货我也不检查了,相信你说的都是正宗货,全部给正宗货的价。”山货老板道。其实,黄大叔怕有些村民的货不是正宗,在他手上作为正宗货交易出去,影响他在外地老板中的声誉,也损害老板的利益。在两个青年人带苏小华离开的时候,他已认真地验过,这些货都是山里出的正宗货。听山货老板讲所有的货都给一样的价,黄大叔放下了心。认定山货老板是爽快的人。“小华,你不是讲要去县城找工做吗,这位收山货老板就住在县城,熟人多、门路广,今早在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让他在县城为你找个做工的地方,你看怎么样?”黄大叔乐哈哈地对苏小华讲,也是对山货老板讲。\n 黄大叔与山货老板因山货交易认识四年多,老实的黄大叔只知道他够朋友,有什么个事请他帮忙,他能帮的都帮。去年黄大叔儿子初中毕业呆在家,跟他讲帮找个工做,一个月不到,黄大叔的儿子居然在县城的一家商场工作,收入也不低,每月包吃包住发到手的人民币都还有一千元。黄大叔不知道这位山货老板的另一面,那就是对女人特有兴趣,请他帮苏小华找工作,不就是把苏小华送到他的怀抱里。\n 山货老板听黄大叔这么一说,就象是做十起生意起起大赚的那样,心里乐开了花,美滋滋、甜蜜蜜,两只本来有点浑浊的眼睛变得溢光流彩、顾盼生辉。他毕竟是善于隐藏内心世界的生意人。他的这些内心在外表上的表现一瞬间就消失,使人很难察觉到他这时真正的内心世界。山货老板色男人象征的油光浓黑色弯眉突然蹙紧,露出诚实而认真的表情。道:“你仔的事,就是我仔的事嘛,当然要帮,不过那时人家商场也正好要人。现在县城什么地方缺人,这个谱我心里一下还没有。”他顿了顿,手摸了摸圆呼呼的下巴,眼睛向上翻,显沉思状。继续道:“在我们县城里好象有一家酒店要人,前几天我送货到这家酒店时,听老板娘讲,一位外地的服务员
第4章 依依别家乡 路识色老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