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八年,8月。
南通遥望港闸。
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抗元失利,自石港场东卖鱼湾渡海,转至浙东,苦心维持残破的政权。
为纪念在渡海之时,遥望南方的文丞相,明朝中叶始,将原名洋岸港的港口,改称作“遥望港”。
特莱克乘船行于遥望港口,想起张謇第一次向他介绍遥望港的话语:“宋人在《太平寰宇记》中说,‘古横江在洲北,原是大海,天?中沙涨,今有小江东出大海。这里说的小江东段古道便是今日的遥望港。此处西起南通石港镇丁家渡,与九圩港相接,向东则入海,是南通、如东两地的界河,洪水下泄出海的一大河道,地位弥足轻重。”
去年秋冬之日,遥望港的淤泥越来越重,清淤捞浅工作,刻不容缓。
特莱克身穿工服,立在船头,置身入境,迷恋中国古文化的他,霎时便领受到了文丞相的坚贞不渝,高声吟道:“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船家见特莱克的举动,也甚是感动,好心提醒他道:“特莱克先生,船头风大,残冬的冷气还没消尽哩。”
特莱克侧首向他微笑道:“不要紧的。我身体很棒。”说着,还捏拳抬了抬胳膊。
船家被他逗乐了,旋又劝道:“那也别呆太久。最近这段时间,时yi凶猛得很。先生在外面勘测,最好小心一些。”
特莱克听他这么说,免他担心,遂进了船舱。
到了工地,特莱克见闸口的工人不多,也不在意,并未做什么防护措施,哪知刚从遥望港回来,一路上便咳个不停,刚回城中宿舍便一病不起,送到医院后,被诊为染yi。
张謇急得心急火燎,不畏医生所言,定要陪在一旁。医生无奈不已,不由嘱道:“啬翁听我一言,您有多担心特莱克先生,我和南通人民便有多担心你。无论是你们哪一位染恙,我们都会难过的。”
特莱克也听到这话,勉强露出洁白的牙齿,笑道:“世叔也不是医生,就先出去吧。中国古人不是说了吗?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词用得不对,听得医生也有些好笑,但谁也不想在此时去纠正他。
张謇听了话,退出病房,但却不肯走远,连用饭都守在医院附近。
起初,因为注射了血清,特莱克的病情有所好转。张謇两日没阖眼,年龄又大了,实在挨不住,便回濠阳小筑补觉去了。
孰料这一睡,便是天人永隔!
2
张謇上了车,被媳妇陈开成搀着奔到医院去,但见病房洞开,病床上空无一人。
看来,特莱克已经被送到专门的停尸房去了!
“才三十啊……”张謇喃喃,发紫的嘴唇抖得厉害。
顿时间,他只觉气血上涌直冲脑门,激得他头晕目眩,险些一
第103章 万古人知夏禹材(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