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章 春帆楼上马关前 (1)(2)(3)(4)(5)[2/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意想不到的是,张謇此行却遭来了不少谗谤之言。
      仇\/日的情感,非一日所积,这似乎可以理解。但张謇以为,人断不可受情感裹挟,但能师夷之长,何不能为我所用?
      四月一日,张謇刚主持了通州师范学校的开校典礼,便忙着制定东游考察之计。
      这月二十五日,张謇把厂务、校务都托付出去,再在上海作别亲友,登上了“博爱丸”轮船,前往日\/本。
      这艘“博爱丸”的来由,说起来便令人唏嘘。甲午之战后,日\/本红十字会花费百万日元,造了“博爱丸”“宏济丸”这两艘轮船。敞阔豪华的轮船,也算是浸染了中国人的膏血。
      唏嘘之余,又是几分赞叹。
      原来,平日无事,二船则租给邮船株式会社,每年收五万租金。如此一来,不过二十年便能收回成本。再说,这修理费用,也由租方支出。
      有事则配炮上战场,无事则用于经商,国家节省了养船费用不说,兵商也就此合为一体。
      航行于汪洋之上,张謇不再多想兴办实业之事。海风扑面而来,满挟着咸湿的气息,如此熟悉……
      遥记得,上次远航,还是在平定壬午兵\/变(1882)之后,再赴朝\/鲜辅理政务之时。这一晃,便是二十来年,彼时所结识的朝\/鲜文友,至今仍鸿书不断,音容宛在眼前。只是,一别经年,日后是否还有机会再见呢?
      4
      三日后,“博爱丸”轮船抵达长\/崎。
      但见那黑曛曛的天色,罩着岸口参差的岛屿。海波澹荡,映着黑中泛蓝的天色,也倒映着森森树影,依稀可辨。
      下了船,南岸山市的灯火,上下成列,霎时间攫住人的眼球,颇有些白乐天笔下“灯火万家城四畔”的意境。再往北岸看去,灯火却稀疏一些,则又是“灯火阑珊处”的意思了。
      按照行程,明日一早,张謇便会通过海关、检疫部门的检查,坐轮船前往马关。
      张謇并不认床,但这晚却辗转无眠,直到三更时分才迷迷糊糊睡去。
      大抵是,心事沉重吧。
      此行远航中国之敌\/国,亦是受汉文化辐射最深的国家,究竟能得到哪些意外之喜,张謇实不可知。
      5
      关人验病,极是严格。
      坐在二三等船舱入境者,都须一一查脉。
      在张謇所坐的上等舱中,游客们只被点了点人数,便放过去了。
      坐上等舱,是之前顾延卿给他的建议。多年的出国经验,大多教给了张謇。
      过了马\/关,便至长\/崎。
      海风轻轻漾起,并不甚大,或与葱茏的林木有关。竟连日头都被遮去了几分。往那海面望去,茜翠相叠,隐隐透出清澈的海底,间有各色的海鱼游过。
      张謇顿觉心旷神怡,口占一诗:“长崎群岛碧,最好中琼角力岩。断霭流云封不住,夕阳透影照渔帆。”
      品咂一番,又道:“夕阳透影上渔帆。妙哉!”

第58章 春帆楼上马关前 (1)(2)(3)(4)(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