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春帆楼上马关前(6)(7)[1/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6
      张謇甫一落地,便去了长\/崎私立鹤鸣女子学校。
      学校筑在长崎东明山寺中,这是一处风景绝佳的所在。寺门在山麓之上,看起来与杭州灵隐寺相类。张謇一时生了兴趣,便上去走了一遭。寺门中古迹颇多,张謇一一看去,在寺殿内一块提榜前伫立良久。
      这块提榜上书“明唐王隆武元年太师招讨使黄斌卿”数字。引得张謇立时想起南明时期唐王朱聿键之事。那时,朱聿键刚在福州称帝,改元为隆武,令黄斌卿在舟山屯兵。过了两年,黄斌卿之海军败北,舟山也随之陷没。隆武政权,终如昙花一现。
      张謇感慨丛生,低唱道:“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南明如此,如今的大清王朝,半是殖民之地,结局又将如何?
      在那提榜前踱了半日,张謇悲慨不已,又吟道:“朱明隆武纪弘光,绝域求援事可伤。破觖?f?f金瓯谁挚汝,更堪乞佛拜东方。”
      心情未免沉重了些。张謇极力摆脱这种情绪,转而出了东明山寺。
      张謇直奔山门内的鹤鸣女子学校,一道明来意,便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张謇拿着笔记本,跟随一位叫山田惠子的教员在学校里考察。但见二十余位女孩子席地而坐,凝神听老师讲解板书的一首七绝,浑然未觉窗外有人走过。
      “张校长,请往这边走,这是一间特别裁缝教室。”山田惠子用流畅的中文介绍道。
      “有劳。”
      往那裁缝教室看去,十多位女子正在一位女教员的指导下学针黹。有的在裁剪,有的在穿针引线,还有的脚踩着机器张开双臂“左右开弓”……
      张謇想起他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种机器,便问:“请问,学生踩的是缝纫机么?”
      “对,这个是脚踏式缝纫机。”山田惠子道,“其实,近年来已有用电动机驱动的缝纫机,我们暂时还未采用。”
      “哦,缝纫机确实是个伟大的发明。”
      心里暗想道:若我能开设专门的女子学校,也可置针黹、刺绣的课程,届时……当从国内聘请知名的女红师傅。
      “以后,我们还会引入绣花机。”
      “绣花机?”
      “是的,张校长,”山田惠子眼里泛起亮光,“这是一种自动机械的飞梭绣花机,已经在纽约生产出来了,如果用于生产,想必能提高生产效率。”
      效率……
      忖了忖,张謇道:“刺绣一事,我以为不可言效率,这是艺术品,精雕细刻才有那情韵。”
      “也许罢。说到这个,我想起你们清国有个叫沈云芝的绣娘。张校长听过没有?”
      “惭愧,张某没听

第59章 春帆楼上马关前(6)(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