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嘛,用了午膳再想也不迟。我把太夷也唤来作陪。”
2
午膳吃得清简,不过六七个荤素小菜,但总督府的庖厨很会调味,刘坤一让布菜师傅舀起一碗清炖鸡孚,便乐呵呵地对张謇道:“汤色洁白,鸡肉酥烂……来,多吃点。”
见张謇抿了一下,便赞不绝口,刘坤一也很高兴,遂道:“人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依我看,确是这个理。”
张謇放下筷子,神色也肃然起来:“调和鼎鼐,实非易事。”
“实非易事啊,无论什么事,都在于一个调和。”
心里装着悬而难决之事,蓦然间听见“调和”二字,张謇只觉豁然开朗,忽然道:“岘帅,下官但有一法。”
“哦?织机的事?说来听听。”
“下官想先问岘帅,这一批官机能折算成多少银两?”
刘坤一忖了忖,道:“连同锅炉、引擎,五十万两,不可再少了。太夷,你以为呢?”
郑孝胥拱手应道:“下官亦以为如此。”
张謇方才道:“如此,下官也不赊账了。不知,是否能以这五十万两作为官股,投入下官的纱厂呢?”
“这……”刘坤一很是意外,夹在筷中的葫芦美人肝愣是没吃下去,“你不是说……你的纱厂不是要做商办么?要是投了官股,这又算怎么回事呢?”
“此一时,彼一时,”张謇面有惭色,“下官愧怍难言,至今未能将商股凑足。”
“这倒怪你不得,时势使然。要说起来,本帅也很惭愧,集股的事也没帮上忙。”
“岘帅若能允准下官,将纱厂性质由商办改为官商合办,这便是帮了下官的忙!”
见刘坤一沉吟不语,张謇又道:“一旦改为官商合办,这批织机就算是卖出去了,不会变成破铜烂铁。如此,于朝廷,于謇而言,都不失为一桩美事。大帅——请大帅成全。”说到后面,语声恳切,近乎于哀求。
少时,刘坤一把菜放进口中,咀嚼一阵,才颔首道:“你说得有道理,我暂无异议。”
“多谢岘帅。不知,每年官利八厘,是否得宜?”
“得宜。只是,此事不可从急,你须得和你的几位董事商量,还要让张南皮同意。但有一人存有异议,这事都做不得。”
“多谢岘帅。”
“此外,纵是官股占五十万两,余下的股金又如何募集呢?”
“来此之前,下官已与董事商议,尽量压缩股金,一开始,规模小一些。”
“唔——喝汤,喝汤。”
“谢岘帅。调和之道,是为大道。下官以为,官商之故,各占其半,是再好不过。”
“嗯,等定下来之后,便让江宁商务局的桂嵩庆去给你做一份《官商合同》。”
3
从江宁回到通州,张謇刚进家门,便被管家赵镇迎进门去,听得他问:“老爷此行可还顺利?”
“还算顺利。”
“奴在这里为老爷贺喜了。”
“喜?”张謇一边把行李交给赵镇,一边问,“何喜之有?”赵镇不知张謇与刘坤一的谈话,指的自然不是官机入股之事。张謇难免觉得奇怪。
“老爷,论时间,老爷已经脱去孝服了。”
“对!那又……”
甫一开口,张謇便想起夫人前阵子说的话,蓦地收了声,静默一时,才问:“夫人可是为我纳了妾?”
“正是。”
“是哪家的姑娘?”
“是张小姐介绍过来的,姓吴,如皋县人。”
“哪个张小姐?”
“唔,张中堂家的小姐。”
“知道了。”
既是张仁准推荐来的,张謇自然不好怠慢,立马去卧房整理仪容。
第31章 将登太行雪满山1、2、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