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将登太行雪满山(4)(5)[1/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4
      本来说,折算官机入股这个权宜之计,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张謇也很快征得了几位董事和张之洞的同意,并在光绪二十一年冬月,与桂嵩庆签订了《官商合同》,可没成想,织机还没拿到手,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
      到了光绪二十三年(1897)春,张謇便开始着手接管织机之事。岂知,那批织机被闲置在黄浦江边数载,雨淋日晒之下,已然朽坏许多。张謇对此不免有些踌躇,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在集股一事上多下功夫。桂嵩庆经不住张謇劝说,答应募集十万两股银,六月便能汇账。
      孰料,及至六月,桂嵩庆沉默不言,李鸿章的得力助手盛宣怀却发了话,想开设纱厂,拿走织机。于朝廷而言,盛宣怀、张謇可算是手心手背,哪头都是肉。况说,盛宣怀作为实业大家、商界巨贾,多年来也颇有建树,无论是张之洞还是刘坤一都不好不卖他的面子。
      张、刘商量一番,试着为他二人调和,最后定下方案,每人各领一半织机,至于之前所说的官机入股五十万两之事,只能再折一半,缩减为二十五万两。至于之前所拟的《官商合同》,须得做一些修改。
      这对于张謇来说,自然不是什么绝佳的方案,此时他所缺的不只是机器,更是股金。
      收到张之洞的电报后,张謇便对徐夫人说,为他收拾行李,他要连夜去一趟上海。
      “上海?因为那批织机在上海么?”
      “对,盛宣怀本人就在上海,我此时去,说不定还有些晚了。”
      “妾不明白。”
      “之前,我已经让吴体臣、杨孝威,带着王杰他们去黄浦江的仓库,守着织机了。现在,一半织机已经被划入我们的纱厂,我得快些去领回来。”
      徐夫人顿时明白过来,道:“我懂了,老爷是怕那边把能用的织机都挑走了,才让他们在那儿守着。”
      “正是如此。”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盛宣怀,说来也奇怪,一早不吭声,等到老爷需要织机的时候,便来插上一脚,恐怕没安什么好心。”
      张謇干笑了一声,道:“说不清。”
      “老爷且放心,吴兄弟且不用说,就算只有杨兄在场,那边的人也不敢贸然动手。”
      说至此,张謇不禁笑逐颜开,道:“他办事,我放心。”
      杨孝威,名梅汀,年长张謇十四岁,亦是海门人。在张謇眼中,杨梅汀是一位智勇俱济的义士,身体既壮,人品又正。二十年前便因支持百姓向厅署抗捐一事,得到交口称誉。人送匾额“义勇兼优”,对其信服不已。
      张謇对他知根知底,倾心托付,早先便推荐他担任常乐镇的巡警分局长。杨梅汀办事极认真,惩奸除恶不在话下,有一次,逮着自己的儿子、张謇的侄子在抽大烟,寒着一张脸便把他俩抓了起来。
      “杨兄当了这么久的巡警分局长,有的是办法与人周旋。”徐夫人笑道。
      “好,夫人去帮我收拾行李吧。”
      “哎,”徐夫人突然拍拍脑门,自责道,“叙了半日,我竟忘了最紧要的事。”
      “什么?”
      “老爷出门前,去看看吴妹妹吧。”
      “道?稚碜硬凰??俊
      吴妹妹,说的便是先前徐夫人徐端为张謇纳的妾。张謇已过不

第32章 将登太行雪满山(4)(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