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章 更谁冰雪庇孤寒(5)[2/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孙云锦颔首微笑道:“你做得好。”话锋一转,却道:“但是,我不赞同你现在就去做生意。”
      “孙师——”
      “你说。”
      “我做生意的时候,也在读书。”
      “我知道。那你说说,你为何要执意做贩布的生意。”
      “学生曾做过一些调查,孙师请看——”
      接过张謇从袖中取出的一本册子,孙云锦一边看一边听他解释:“我对这三十年来进口棉纱价格和数量,与江宁本地的进行了比照。起初,英国的棉纱最先进入我国的市场。彼时,效益并不好,究其原因,乃因本土棉纱为民众所喜。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转变了。自打上海设立纱厂,采用机械织布,其效率高于手工纺织数倍。效率一高,效益亦是倍增。再说,机器所织的棉纱,往往较为细洁,而手工纺织而成的,优劣不一。这是又一劣势。”
      “确然。自轧自弹,比不得织造机械。”
      张謇长叹一口气:“自此以后,英美印日的棉纱,都向我国输送棉纱甚至是棉线。尤其是印度棉纱,竟在二三十年内增长一百余倍!这简直就是倾销!”说到后面,语声已是激愤难当。
      “倾销……”孙云锦喃喃,不觉间,右手已然攥成了拳。
      想起张謇所吟的“养得鸭肥菱藕足,一年生计抵桑麻”,孙云锦不得不承认,张謇不同于他以往任何一个学生。治学的天赋与毅力,行商的眼光与头脑,皆是其不俗之处。
      忖了忖,他笑道:“你的调查做得很细致,我问你,我大清又如何倾销,你可有良策?”
      “学生以为,要反倾销,不能靠抵制,而因设法提高本土棉纱的品质,还有生产效率。”
      “道理没错,”孙云锦笑眯眯地问,“你可有办法,能让本土棉纱生产,全部用上机器?技术上的难题,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据我所知,张总督原为湖北定购的机器,都闲置在上海呢。”
      言及此,张謇没再答话,似被噎住了喉头。
      孙云锦再刺他一句:“至圣先师是怎么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你在其位——比如说洋务衙门,有些事才好办。”
      张謇默然不语,旋后才颔首称是。
      “做点生意是可以的,但要记住,你的本业还是读书。”
      “学生知道了。”张謇起身作揖,复又恭然坐下。
      “你打算在淮安呆多久?”
      “十天。想和孙师多叙叙旧。”
      “好。还有一件事。明年我要调补江宁知府,你的考试——”
      张謇知道科考有子女、弟子避嫌的规定,遂问:“请孙师明示。”
      “你和仲平都不能在江宁参加乡试,你俩到顺天去考试罢。”孙仲平乃是孙云锦次子,当年也师从张謇,学了一些经史。
      张謇略有踌躇,但还是应道:“学生领命。”
      “你不要担心盘缠,届时我会帮你。”孙云锦见张謇想张口拒绝,忙摆手制住他,“这是难得的好机会,主考官是潘祖荫,副考官是翁同?。你在朝,鲜的美名早已传回朝中,他俩对你可是赞不绝口。”
      “谢孙师提点。”张謇顿有所悟,喜道,“学生定不遗余力。”

第15章 更谁冰雪庇孤寒(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