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上了几节课后,感觉上课比在朝阳时还费劲。初三毕业班不到半年就参加中考,时间紧任务重,按班上学生的成绩情况,要想达到刘校长的理想目标确实太难了。
她想尽管如此,再难也要想办法尽可能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做到无愧于心。
米兰分析和总结一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从学生的方面来说,因学生基础薄,理解能力差,还有就是胆小,课堂气氛沉闷,虽然学生在课堂听话老实,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坐在那发呆,提问题一问三不知,且不单单是语文这一科,还有其他的科目成绩也都差不多。
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说,教学的方法老套,效率很低,如老师板书黑板,光抄写题目就占用了很多时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往往简单的问题,学生不能通过观感直观形象的认识,老师反复解说达不到效果又浪费时间;由于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科教师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自不必说,他们各自为战,没有协调统一的安排好时间。
米兰琢磨着解决这些问题,但她也分析了潜在的优势:学生们是住校的,她可以用晚上的时间给学生补习,且学生数量不多,可以分层提优补差;刘校长既然给了她一个教研组长的名头,她可以组织初三教师协调一致,安排好给初三学生的补习;至于教学工具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问题,她打算求助于王秉轩,他家经营电商,先资助几万弄一套多媒本教学设备给初三学生。
刘志刚也叮嘱过,以后凡教学的上的事直接和黄主任沟通商量解决,所以米兰先与教务主任黄立荣谈了自己的想法,黄立荣十分支持,帮助她召集科任老师们来讨论怎样提升初三毕业班的成绩,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中考补习计划。
各科任老师态度也十分积极,山村的老师们很朴实,在他们心里认为城里的来的老师一定比自己强,表示看米兰怎么做,他们就跟着怎么做。
每晚上九点左右,王秉轩都按时打电话过来询问米兰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只可惜电话常时断时续的,经常说说就断掉,再重新拔打,这样反反复复很浪费时间。
米兰只得发信息给王秉轩:“亲爱的,对不起,我实在很忙,有话我们每个月见面时再说,没事就发信息报个平安就好。”
她编辑信息让王秉轩资助的事情有点迟疑,这是她第一次开口问王秉轩要东西,而且整套多媒体搬来价格一定不菲,至少也得好几万,虽然自己和他关系是定下了,他也说过他的人和身家都是她的,但没有领结婚证,就怕他会有想法。
思量了许久,她想,这也是对他的一个考验。他还曾告诉她,他爷爷说要是他结婚办婚礼,就送十个亿给他俩,要是生了孩子,再送十个亿给曾孙子,百年后几位儿子孙子们平分他的遗产,他不偏袒谁,但还是给王秉轩多分一份,把亡父的那一份算上,实在还是最爱王秉轩。以他的身家捐助几万给山村学校,解决了燃眉之急,应该不是件太为难的事,因此就给王秉轩发了信息。
信息发出去,米兰忐忑的等待了一天,她有点失望,是不是把他想得太无私太美好了?就算他愿意,他家里恐怕也不乐意吧?自古说商者重
第84章 捐助设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