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林家的宅院,坐落在城南一带,离宁荣街尚且还远,这片地段多半都是文官清流的人家,喜静不喜闹。
平日里来往的人物,都也是京城里有头有脸儿的,甚至是走街串巷的小贩,走到此地,也知道收敛几声,不敢在此处造次。
有一回卖头油的小贩初来此地,并不知规矩,得罪冲撞了某位进士老爷,第二日,写他的打油诗就被一群小孩儿传遍整个大街小巷,叫人羞得都无地自容,更不要说再去做生意了。
给他们一支笔一张纸,便是牙尖嘴利、上至皇帝老儿、下至走卒贩夫,谁都敢喷。
嗯,有道是:宁得罪了权贵,也莫得罪文人清客。
故此,一般来此处出入的贵人,多半都有功名在身。
更有人民间戏言,把这条巷子改名叫做“进士巷”,倘若没个进士出身的名头,寻常人哪里敢去?
……
贾政这一日正受了妻子王氏的怂恿,打算去寻妹婿林如海借钱,好替他家盖省亲别墅的。
他一贯都是自诩“文人墨客”,出行排场,也都穿着打扮的跟儒生一般。
跨入这一爿的时候,贾政正好遇见某位“进士巷”的住户,见他眼生,但通身气派却还十分显眼,以为他也是某一年的进士出身,便起了攀谈的心思。
文人之间惺惺相惜,总要按着中第的年份论长幼,也是常态。
同那人言论许久,又听闻贾政是寻的林探花家,那人更喜不自胜,便问了一句:“晚辈年幼,竟不知大人是哪一年的进士前辈?”
贾政这辈子最大的诟病,便是他自己以为满腹经纶,最后却连个童生试都不曾过。
其实也不怪他的,作为国公府的公子哥儿,他自小时候起,便假借“念书”的名义,博得了多少长辈的另眼看来?
只要他表现的喜好念书,在长辈眼里,便比他那个只知道斗鸡走狗的大哥贾赦要强一万倍!
只是装着装着,大半辈子了,也难免摆不脱这等名义,只把自己都当做了那名副其实的读书人。
这会儿听得眼前的同僚问询,他不免十分尴尬:
在家里头,大伙儿都心知肚明,谁敢问他这个问题来?
可如今到了外头,他只好硬着头皮尬笑:“我原志不在此,家中恩荫余在,我早早便承了恩荫——如今正是工部员外,林如海林探花乃是妹婿。”
他倒是没说什么谎话,只是说的面上好听。
偏巧那人一听,原来不是个同道中人竟是往日里最看不上的旧贵勋族,靠着祖上的荫庇过活的公子哥儿,瞬间便变了态度,连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只冷嘲暗讽道:“我还以为是谁,原来真是个“假(假)进士老爷”!”
“放肆!我们老爷是贤德妃娘娘的生父,你如何敢不敬?”贾政的小厮素来也是狐假虎威的人物,往日里凭借他的名头,不知道唬了多少人,如今听来人不把贾政放眼里,自然不肯,便要抬出贾政的身份,好叫人知道知道。
谁知这“进士巷”里的人物儿,生平最是不怕强权胁迫的,听了这话,反而愈发赛脸,之乎者也,口若悬河,一口一个“贾进士、贾老爷、真国丈、真君子”的明嘲暗讽,只把贾政怼的满面涨红,哑口无言。
可他偏偏还反驳不了!
他倒是有心借着自己“国丈”的名头,可连皇后娘娘的娘家也不敢在外头自称国丈这般高调,他如何敢?
直到他进了林府的宅门,早已经出师未捷,先受了一肚子气来。
等到他再开口跟林如海称兄道弟,共叙家常,便已经话头都说不利索,提起借钱一事,又哪里是林如海的对手?
林如海只肯一口咬定家中并不宽裕,莫说是借三十万两银子,便是三万也没有的。
贾政只得碰了一鼻子的灰,又存了一肚子气,这会儿正脸黑的不行。
林如海见了他这般模样,犹自怀疑:
当年见存周兄,尚且有几分可称道之处,他还曾拿贾濂溪同他作比,观二人都十分温雅,都是可交之人。
如今看来……
莫不是当年自己瞎了眼来?
就他,也配和濂溪兄相比?
难道自己也真是个糊涂人物了?
越想越生闷气,竟也不曾留贾政喝茶的时候,只寻了借口有要事忙碌,便送了自己这位大舅兄的客。
贾政来林府一趟,甚么也没得到,倒是灌了一肚子气和半肚子晃荡的茶水,灰溜溜的跑了。
……
林府里人物简单,又只有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二人是正经主子,有甚么风吹草动,也都知道的。
可巧,如今府上还多了一位。
她正是被林黛玉派遣去的人,从码头上截胡下的人,连自家门都不曾入,反倒是先来了林府的贾絮儿。
林黛玉这会儿正同贾絮儿二人一边坐着喝茶,一边听林丰管家的儿子,浑称林二的小厮绘声绘色的描述方才在街上,贾政如何被人怼的哑口无言的场景。
“二位姑娘不知道,胡老爷说:「皇后娘娘的爹还称的一声国丈,敢问阁下是哪一位?」的时候,贾老爷脸都发绿!
原来,林二正受了嘱托,替林黛玉去街上五芳斋买了他家的甜点来的,正巧遇见了贾政被人怼的一幕,回来便照着模样给姑娘们学了一遍。
偏他学的惟妙惟肖,连贾政如何尴尬的要把胡须捻断的模样都学得十分相似,叫二人看得都新奇。
贾絮儿听了,憋不住要笑。
贾政可不就是个假正经么?
可到底想着这还是林姐姐的舅舅,便还强忍着。
谁知林黛玉自个儿先撑不住,只趴在桌上笑了半日,把小脸儿都憋的通红。
贾絮儿问她笑什么,林黛玉撑不住的指着她道:“原也是没甚么可笑,只可恨林二说甚么「假学究」……偏巧咱们这里头,就只有一人也姓贾了。
贾絮儿后知后觉,这才反应过来,林黛玉笑的是自己!
“好呀!林姐姐听故事不算,还编排起我来了,看我今日怎么饶过你。”
说罢她便伸手要去逗她,林黛玉哪里吃的过她?便早早举了帕子投降。
二人嬉笑玩闹,竟和多少年前都一般模样,心无芥蒂,纯粹而真诚。
只是时过境迁,二人也早已从懵懂孩童,长成豆蔻少女。
等二人嬉笑玩闹过了,各自丫鬟又来侍奉着重新给二人梳理头发,不免又感慨:
“旧日里在姑苏,在扬州,也都是这般模样,仿佛时间都不曾变过。只有姐姐,愈发好看了,竟叫我一时挪不开眼的。”
贾絮儿这话
109章 假正经借银两吃瘪,真友谊共顽闹欢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