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结尾,左思巍是这样评价倪光南的——一个和商业公司格格不入的极致的科技人才,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复兴使命的科学院士,一个可爱的老人。
这个评价很贴切,甚至让倪南光自己来说,也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倪南光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可能很多人不了解。
或者说很片面,而站在未来视角的左思巍,则是看的清楚。
有人说他是个骗子,是个老忽悠。
似乎没什么问题,99年联想的一份人事调动的报告公布,他从联想正式离开。
然后用大量的补助和无数公司的资金支持,开始搞cpu。
方舟一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在方舟一号研发成功的时候,倪南光还是很耀眼的。
国企不断的为方舟一号芯片买单,恨不得把所有军政两界用得到cpu的地方,全部换成本国产的方舟。
然而,在一系列甚嚣尘上的荣誉落下后,方舟一号因为兼容性问题,彻底暗淡无光。
而方舟三号计划也在董事会的决议下,匆匆取消。
从表面来看,拿着国家和各大企业将近十亿的资助,最后造出来个失败品,然后潦草离场,是有老骗子的嫌疑。
但事情总是多面性的,处在这个阶段的人总是会一叶障目,只有站在长远,以全面的目光来看待,才能真正的公正。
后面倪老的失败和一个叫李得磊的商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个事情不展开讲。
因为左思巍和倪老的关系,跟李得磊和倪老的关系差不多。
一个商人,一个技术。
只是李得磊用倪南光的梦想来填满自己的腰包,而左思巍不会。
他会给一个技术偏执的人足够的尊重和自由,这是左思巍从商的一个准则。
商业说到底,只是一个手段。
把一个实体或者一个技术变得更加值钱的过程。
价格超出价值的部分,就是利润。
左思巍不会干涉倪南光创造价值,但也不会把利益看的过于重要。
这次算是一次尝试,他允许自己失败。
因为人这一辈子有很多次机会,总有抓住并且成功的那一次。
如果把目光只放在一个机会上,难免会变的狭隘,这样距离成功反而会越来越远。
按照历史进程,倪南光从联想离开之后,会和李得磊搭伙研发方舟一号,然后用自己的理想填满李得磊的钱包。
最后一代国士带着自己的理想,郁郁不得志,在风言风语中,艰难生活。
不过既然左思巍现在出现,他要做的就是代替李得磊的位置,和倪老互惠互利。
左思巍凭借倪老的技术实现资产上的跃迁,而倪老凭借左思巍,能够不断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对两人都是最好的结果。
前半段看完,倪老就已经有些动容。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如此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抱负。
倪南光指着草稿上的一句话:“这句话说得很好,‘他不愿意从联想离开,是因为联想能有可能实现他的理想;但他不得不离开联想,因为联想不再需要他的理想。”
说完,他叹了口气,看着曾一手打下
第23章 国士无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