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联想,心里不舍。
如果说有人称得上是联想之父的话,那就一定是倪南光了。
不知道还有人记得联想牌子下面那行小字没有。
在倪南光来联想之前,他还叫那个名字。
那个时候的柳志传没有太大的报复,他的目标就是卖卖旱冰鞋,能赚点钱,足以。
后来是倪南光靠着自己的联想式汉卡,把一个小小的公司带到了风口浪尖。
一年销售额一千两百万。
而且这可是在九十年代初。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那个小小的公司以改名联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正儿八经的科技公司。
这是有个先后的,很多人认为联想式汉卡的联想二字取自联想公司。
但实际上,联想公司的名字,取自倪南光带队研发的这张汉卡上。
联想式的意思就是后来那些输入法的联想式输入,打入“中”字,会联想出“国”“式”“间”等备用字。
这在后世很平常的事情,在九十年代初期,在国内的科技界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后来,在倪南光主导的技工贸模式下,联想相继推出了186、286微机,进一步把科技公司的标签,深深地烙印在了联想公司身上。
这儿是联想最辉煌的时候。
如今,联想走向了巅峰。
在国内的民营企业中一枝独秀。
但倪南光却不得不离开。
他遗憾的不是钱,因为在83年回国的时候,他放弃了国外七十倍的工资回来,就足以证明这件事。
他遗憾的是可以实现他理想的公司不要他了,他该何去何从。
左思巍的文章,让这个六十来岁的老人看到了曙光。
在看到这篇文章前半部分之后,他就似乎有了决定。
后半部分,也更加精彩。
他不知道左思巍是什么文凭,做什么工作。
但从这篇文章,他看出了左思巍对芯片的重视程度,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的。
而且对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也分析的十分到位。
对坚定芯片国产化的决心,甚至不落于自己。
这让倪南光十分意外。
“这篇文章是个好文章,你是打算?”倪南光拿着手稿问道。
“这个文章是获得一千万融资的一个手段,我希望发表出去,在此之前先来问问您的意思,可以发表吗?”左思巍客气的问道。
倪南光沉思了一会儿:“你这是给我抛了一个难题。”
如果他同意,就意味着默认了自己要从联想离开,而他只能寄希望于左思巍了。
如果不同意,那左思巍很可能失败,那昨天在咖啡厅的所有激情澎湃的规划,也都不复存在。
这对倪南光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选择题。
一个是留在体量庞大的联想集团,但荒废余生。
一个是跟着一个似乎一穷二白的年轻人,追逐理想。
无论他怎么思考,都没办法明确的在两个选项中做出一个抉择。
终于,左思巍的一句话,给了他义无反顾的做出选择的决心。
第23章 国士无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