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3章 默契[2/2页]

浮沉止 季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族,可瘦死骆比马大,千年底蕴依旧是贵族门阀。眼下朝中寒门跟勋贵两派相互攻讦,势同水火,北辰虽然不怕猜忌,交友不看出身和官阶,可毕竟出身寒门,千丝万缕联系,身上又担着陛下托付的差遣,为社稷计也不能说毫不在意这些门户之见,若是惹了旁人不喜,政事上处处掣肘,最后损害的还是大栾百姓;这三来……朝政各抒己见倒没什么,齐王殿下跟相爷都是为了大栾,可争来争去,谁输谁赢,拍板的终究还是陛下……,齐王晋王毕竟是陛下的亲兄弟,太子更是国之储君,便是与朝臣私交过深,甚至相互勾连,陛下也能有所包容,毕竟身上都流着太祖血脉,可若是让相爷落了个‘结党的罪名……”
      王北辰摇了摇头,后面的话没再说下去,可含义却不言自明,栾平易点了点头,也想起来眼下行伍间的病症:
      “闻道我也挺熟悉,性子比你沉闷了点,但也识大体懂大局,不似京中那班纨绔,君子群而不党,光自己做事坦坦荡荡也没什么用,还得让人看见你老老实实才是关键,倒是讽刺……不过话说回来,如今朝堂冗官多,职权杂乱,相互掣肘跟军权分散也有很大关系,太祖初立本朝时,将团练民兵,府军,卫军跟疆军全部独立开来,并非纯粹的管辖关系,彼此间制约又相互监督,防止守疆将领拥兵自重,若是陛下身体康健,自然万事无虞,如今陛下病重,朝臣争权夺利,这各疆军帅府,卫军驻所跟两院间一团乱麻,少了老云跟镇西侯这样众望所归的疆军元帅还真镇不住那些登临仙人的十六卫将军,群龙无首之下,各卫大将军间都是三品,谁听谁的都是问题,疆军重担堆在一两个人身上,反倒不利于边疆战事……”
      王北辰虽然大体明白,也在仙武院当差多年,许多东西还是明白,却总觉得栾平易话里有话,犹豫了半晌开口问道:
      “王爷……,你的意思是?”
      栾平易统领南疆军多年,哪怕不出王府,凭借书院那边传来的只言片语他也能将边疆战事看个明白,既然王北辰有此一问,索性直言不讳道:
      “意思是我大栾眼下看着风平浪静,靠一场大胜目下暂时能和平安定,可实则暗流涌动,甚至危如累卵。西山大捷对于栾荒战事来说不过隔靴搔痒,没曾动摇北荒根基,狰部在北荒上百部族中也不过是中下游而已,北荒有部族之分,靠上古异兽血脉划分部族,成见比我大栾朝堂的朱门竹门之别更深,如今小荒帝羽翼未丰,北荒军士的统帅一盘散沙,可散漫既是缺点,也是优点,难以积蓄力量,也难以发挥荒人异兽血脉的全部实力,可也是因为散漫,我们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战果,把荒人打疼!打怕!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除非……除非真有人能像齐代文帝一般去荒城斩帝,恐怕才能有一战定乾坤的功效,可惜了……”
      栾平易略微饮了一口茶,看着王北辰淡淡说道:
      “武安侯是个直率的人,治军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我没曾仔细看过西山之战累送进京的战事塘报,却读了大捷之后武安侯请赏的捷报,可这封捷报就能说明问题……武安侯光是列在略陈战果的奏疏中请求封赏的有功之人名姓,便多达一百六十余人,从北疆军各军将军到西北各州府官吏,甚至一部西疆军将军的名字也列在上面,后续报兵部的封赏将士名录更列了厚厚的一本册子……以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王北辰摇了摇头,行伍之事,他当真不大熟悉。
      “北辰愚钝,当真不知,请王爷示下。”
      “意味着无论怀玉,还是平坚他们都没在栾荒战事中添乱,他们也知道‘兄弟阋于墙的道理。大栾将所有力量积蓄起来,各州主官倾力相助,北疆军和西疆军浴血奋战,同舟共济才打了这么一场对于北荒不痛不痒的所谓‘大捷,可……可还远远不够。但眼下大栾朝堂能够积蓄起这股力量的只有武安侯和老镇西侯,只有他们才能震慑住麾下的卫军,也只有他们才能把州府、朝堂和军队拧成一股绳,武安侯在,大栾尚可一胜,但……但要是武安君死了呢?镇西侯死了呢?栋梁倾倒便顷刻天崩,到那时候,若是陛下病入膏肓难以主持大局,靠如今这位监国的‘太子,恐怕大栾就真是灭顶之灾了……”
      王北辰若有所思,也明白了其中症结,轻声道:
      “这就是武安侯让世子殿下打西山之战的缘由吧。”
      栾平易点点头答道:
      “西疆军背靠门阀,天河郡江氏,清水府崔氏,成安郡王氏俱是六姓九望,和西疆军渊源深厚,世族弟子也多在军中任职,镇西侯簪缨世族,一门三公,出身名门自然众望所归,武安侯声名地位则靠着手段杀伐,雷霆手段,恩威并施,光是凭着‘便宜行事这条便在不请旨意的情况下连杀数位封疆大吏,这种魄力整个天下都找不出五个人来。至于安平……性子软了些,他跟安宁一样,都有些优柔寡断,少了些铁血将帅所必须的决然,武安侯让他积累战功也有磨炼他的意思,可我怕他没那个手段慑服诸军,能不能接过武安侯这副担子都很难说,便是接过了,依旧是原来的问题,大栾顽疾弊病……在于制度,将神器和黎民百姓的存亡托付给一两个不世出的英才将相,凭着他们挺身而出,去力挽狂澜才能不至亡国,这本就是朝廷的失职!”
      王北辰吐了口冷气,细想下来也深以为然,自己身在朝堂体系之内,只觉得官职复杂,政务难有头绪,许多事情不该往何处交代,可倒是从没想过往这根源上想想,倒真是当局者迷了,燕王爷跳出来反看得清楚明白,清了清嗓子,微微躬身,沉声问道:
      “王爷这话说得切中肯綮,那依王爷之见,这根源弊病如何医治?”
      栾平易盯着远处湛蓝的天色,看着飘忽浮动的云,盯了一阵又低下头来看着面前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红红绿绿,开口道:
      “风雨欲来,时下还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的,以德,你先去徽州等着,相信不需要多久,你就会看见这世间变化。”
      王北辰喃喃问了声:
      “等?等什么?”
      “等一场变革。”

第133章 默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