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陕北干旱,百姓民不聊生,饿死无数。
      尽管朝廷已经派了军队协助百姓撤离,可一时间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灾民。
      因此,有的灾民为了求生,不得不走上造反的道路。
      仿佛是历史的惯性一般,在这部分人当中,有一个人名叫张献忠。
      张献忠原来是明军,魏忠贤为了将他扼杀,派出了几百厂卫前来捉拿,阴差阳错之下却让他逃了。
      张献忠逃跑以后,东躲西藏,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免得被人捉了去。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正当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陕北大旱来了。
      百姓们民不聊生,具备敏锐嗅觉的张献忠却在其中发现了机会,百姓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造反,那自己也可以参加呀。
      于是,他来到了陕北一个叫方家庄的村子。
      这个村子地形相对较高,所以受到干旱的影响最早也最剧烈。
      全村五百多口人,经过三个月干旱,死的只剩下了一百多。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青壮男子,在乱世当中,男人活命的机会要比老弱妇孺强的多。
      他们知道在这里活不下去了,于是准备前往外地逃难,争取能够吃上一口饱饭。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骑着一匹瘦马的彪形汉子来到了庄子里。
      此人正是张献忠。
      他谎称自己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对这些百姓说方圆数千里都遭遇到了干旱,井水干涸,粮食没有收成。
      想要逃荒的话,可能走不出去几十里就会被饿死、渴死?
      其实张献忠说这话并没有错,只不过是村民们先前不知道罢了。
      当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全都绝望了,有崩溃者甚至准备自杀,一了百了。
      张献忠又对这些人说,你们已经连死都不怕了,不如我们一起去攻打县衙,打下来就有粮食吃。
      村民们一想,反正左右都是个死,还不如去拼了,说不定临死前还能吃口饱饭。
      用这么些人当然不可能去攻打县衙,张献忠的第一步就是带着他们去抢了隔壁村,先把地主家杀光,粮食抢了。
   &nb

第155章 李自成大战张献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