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这么下作没有底线吗?[1/2页]

冲喜后,新娘子在婆家被宠上天 星云然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望江楼的顶楼中间已经布置了许多张桌子,做成会场形式,很多学子已经到了,陈渝和王永利也在。
      不过,大家舞文弄墨互相切磋,气氛倒是融洽。
      参加诗会的学子,每人都会领两个竹板号牌,并在入口的名册簿上登记上名字与号牌。
      秋溶溶不是学子,便跟一众吃瓜群众围在外面,找了个视角不错的地方,看着周絮进场后很快与先到的周庆隆会和,两人说了几句话,一位老者又摇了摇铃,诗会便正式开始了。
      桂魄诗会,讲究诗情画意,参与者都会带着自己绘制的灯笼而来。
      灯笼上是个绘画的雏形,不是完整的画幅。
      等到颁布了题目,再将绘图补完,然后提诗。
      提前绘好雏形,虽然可以更好的展示参与者的画技,但也会对他们作诗有一定限制,不能诗画不符,这也是考验的一部分。
      这次桂魄诗会的主题是“孤月”,圆月却又孤寂,倒是个比较中规中矩的以反差写相思的主题,却因为中规中矩,就看谁能出奇制胜。
      周絮提笔,心中虽已有诗句,却总觉得不完美,他下意识看向人群一角,那里秋溶溶对他做出一个加油的手势。
      他下意识想到刚刚秋溶溶在望江楼的那一幕,她的真挚与她的热血,让他的心也跟着沸腾了。
      恨不得与她一起携手踏遍这大好山河。
      而这大好山河,也只有与相知之人携手才不孤独不寂寞。
      周絮福至心灵思如泉涌,潇洒挥毫,那灯笼上原本画了一幅少年少女一同制笔的日常画,那是他当时因秋溶溶为他制笔引发的灵感,不自觉想要记录。
      他本来读书时间也不久,跟赵先生学画时间更短,只有一些基础的章法,画技其实一般,但因倾注感情,那画就很生动。
      他本意想从日常思念下笔,如今因秋溶溶又引发了新的灵感。
      那画面一转,少年离家出征,再一转,少年一身戎装于边塞战场下对月饮酒。
      边塞苦寒,圆月之时却只能千里寄相思,但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心爱之人驻守边疆,虽万死不辞,此番孤月,却是孤勇之月。
      周絮技法稚嫩,却挡不住少年为国的一腔热情,那诗句更是大气磅礴。
      在一众缱绻柔情,或者孤独寂寞之中,周絮这篇《塞上对月》便显得尤为特别,特别突出。
      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篇诗就是魁首。
      秋溶溶和周絮站在一起,高兴的跟他击掌,胜券在握,就差颁奖。
      周庆隆在一边看着周絮与秋溶溶高兴的样子,脸色晦暗不明。
      这次桂魄诗会主评人有两位,一位是鸿渐书院的高山长,一位是去年望江县得中举人的青年才俊魏远。
      魏远也曾在桂魄诗会上得过魁首,而几乎每届桂魄诗会的魁首都会在科举上有所成就,所以怀宁县的桂魄诗会又有蟾宫折桂的美好寓意,也就引得附近几个县城的青年学子都会在此时齐聚一堂。
      众人品评过后,由魏远将题有《塞上对月》一诗的灯笼单独提出来,由高山长取下灯笼上的号牌,宣布结果:“此次桂魄诗会的魁首当属这首《塞上对月》,请九号才子上前领取本届魁首的奖品,善琏湖笔。”
      秋溶溶听到《塞上对月》被宣布为魁首,高兴的拍掌,结果听到九号就动作一顿,再看看高山长对外展示的号牌,上面确实写得九号。
      可她抓过周絮的号牌一看,上面明明写着十九号。
      秋溶

第38章 这么下作没有底线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