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惊讶,反而笑着道:
      “有缘,有缘啊!”
      “尘世间尘缘未了,看来今日想出这个关,难咯!”
      宁远心中一动。
      他弯腰作揖,道:
      “道祖见谅,晚辈现身于此,并非有意要阻拦道祖。只是这一面,万载难求,今日既然得遇,晚辈想向道祖讨教有关道之一二。”
      在历史的记载中,老子西出函谷关,应该是被函谷关的守关员尹喜给拦截了。
      这个尹喜,自幼便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有一天晚上,他独自站在函谷关的城墙楼上,夜观星宿,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
      尹喜知道,这是有圣人西行,必经此地。
      于是他令人清扫道路足足四十里之远,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莫非自己的出现,将这个节奏给打乱了?
      自己变成了拦截老子的那个人?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举世闻名的《道德经》此刻也不曾问世。
      说不定,自己还能一睹道祖亲笔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老子坐在青牛上,青牛吃草,他也不恼。
      而是轻飘飘的打量了宁远一眼,然后道:
      “年轻人,你倒是机缘中人。你想知道什么,不妨说说看?”
      李奇怔了怔。
      不知道为何,在老子面前,他总觉得自己没有秘密。
      甚至两次穿越的事情,也被老子给看穿。
      只是没有点破而已。
      不过机会难得,别说在这个平行的华夏世界,就算是在自己之前所处的那个华夏,如果有机会能够见到老子,李奇也绝不会白白错过。
      这种机遇,可不是科技发展、或者砸钱就能换来的。
      只听李奇道:
      “晚辈素知,道祖此生无欲无求,境界早已与天地同频。道祖曾经说过,上山若水,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是道祖的处世哲学。”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晚辈想问的是,道祖这一生,果真没有争过任何东西、任何事情么?”
      一个人纯粹一天很容易,但是,要一辈子纯粹,太难了。
      就算是圣人,宁远都怀疑:
      圣人就真的能做到一生如一?
      这句话,仿佛一个核弹一样,在华夏大地炸起无数浪花。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名,是争。
      争利,是争。
      争理,是争。
      争一口气,也是争。
      争文道境界,同样是争。
      所有的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你会不知不觉就卷入到这一场争的游戏中。所以内卷这个现象,并不是仅仅只有现实中的华夏有,这个华夏,也有。
      不仅华夏有,全世界都有。
      甚至有老祖宗说:
      人活一世,不就是争一口气嘛!
      民间也有俗语:
      不蒸馒头争口气!
      说的都是争!
      而现在,宁远竟然说,只要不争,天下就不能和你争!
      这句话,居然是道祖曾经说过的话!
      这如何能叫人不惊骇?
      洪钟大吕!
      醍醐灌顶!
      概莫如此!
      林震韬已经六十多岁,此刻却浑身惊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汗毛炸起,心中巨浪,仿佛刚刚刮起一场海啸!
      “差距,这就是差距!”
      “如果我不曾听到这句话,我便永远也看不见、甚至感知不到这种差距。云泥之别,天地鸿沟!仅仅只是这么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道祖在文道史上的地位,无人能撼!”

第64章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