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铁芯铜体[1/2页]

明末圣天子 小手冰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器营,图纸室内。
      朱由检在主座上坐好后让王承恩把《工伤法案》的原本拿给孙元化。
      待他接过后朱由检道:“朕已经让刑部拟好这部法案,这份原稿留在火器营让大伙都看看,要是有什么问题让他告诉朕。”
      朱由检口中的他自然就是边上站着的火器营管事太监,他是火器营身份最高的,可在皇上眼里却是身份最低的。
      “臣一定仔细研读。”孙元化小心将原本交给助手。
      “嗯,蒸汽机弄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已经调试的差不多了,陛下稍等。”
      孙元化说完,走到靠墙的书柜前拿来一份公文袋,把里边的图纸一股脑的拿出来,按顺序摆在朱由检面前的桌上。
      一张张图纸摆开,都不需要介绍朱由检就明白了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器械。
      这是两款蒸汽机的图纸,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特性没变,变的是机械臂的工作方式。
      煤矿场需要蒸汽机为的是排空地下废水,钢铁厂需要的蒸汽机是通过砸击的方式打铁,工作方式不同,样子也有不小的差异。
      图纸上的线条和数字朱由检很快就看不下去了,直接问他:“确保能用么?”
      “可用,只要操作不出差错,基本不会炸缸,不会耽误胜利钢铁厂开业。”
      胜利是朱由检给大明第一座工业钢铁厂亲自的起的名,按照计划,九月一日就是胜利钢铁厂开业日的日子。
      煤矿厂则是选定了山西的一个官营矿山,朱由检暂时没有去山西的打算,煤矿场他还管不着。
      “好,火炮的事弄得怎么样了?”
      孙元化眼前一亮,刚要说话时,管事太监抢先答道:“主子爷,奴才日夜监督,总算把红夷炮的改进工作弄完了,改进后红夷炮理论射程将近四里。”
      明朝的一里等于三百六十步,也等于一百八十丈,一丈为3.33米,所以一里约为600米,将近四里就是将近2400米。
      而改良之前的红夷大炮最大射程也才1500米,足足提升了800米,这意味着什么?
      面对步兵进攻,明军炮兵在对方炮兵射程之外就展开攻击,就算敌人冲击己方炮兵阵地,也可以比以往多开两炮再迎敌。
      朱由检脸上带着笑容,一巴掌拍在管事太监肩头,管事太监肩头一沉,就听朱由检幽幽道:“什么日夜监督,这是研究克敌制胜的武器,又不是挑脚上架盖房子,加班加点就能弄好,你这可是大错啊。”
      管事太监没想到邀功还邀出错了,想开口辩解,朱由检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你就不要在这外行指挥内行了,回宫去吧。”
      “陛下,奴才…”
      朱由检拍拍孙元化肩头:“走,带朕看看你们改进后的火炮。”
      众人来到武器工坊,孙元化把朱由检带到一门缠着红绣球的红夷大炮前。
      改进之后的红夷炮周围其他的红夷大炮没什么区别,整体形状都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炮身上还刻有:大明崇祯元年制。
      左下角还有一行小字:“火器营,红夷改,甲一。”
      孙元化作为总负责人当仁不让的为朱由检介绍:“陛下,红夷炮的射程取决于火药用量和炮身长度,臣原本的几个想法都有些弊端,后经子先(徐光启字)兄指点,着重对炮身做出改变,陛下请上手一摸。”
      朱由检把手放到炮身上轻轻抚摸,入手冰凉,摸起来有种磨砂感。
      朱由检又到另一尊红夷大炮前摸了一把,冰凉感不是那么足,摸起来有细微的颗粒感。
      “这是?”
      “陛下,这是臣用蒸汽机锻造的铜铁铸造的火炮,这还要多谢徐老大人的点拨。”孙元化不贪功,说完就退到一边。
      朱由检看了眼他,又看向徐光启,徐光启凑过来道:“陛下,臣曾与先师利玛窦有过火炮上的交流,据先师说,早先欧罗巴洲的人铸造火炮皆用铜铸,铜料沉重,铸造的火炮也重。
      最近几年臣与很多天主教徒有过交流,欧罗巴洲已经有英吉利、瑞典等少数国家掌握了铸造铁炮的方法,且都严格保密。
      在万历四十八年以前,欧洲第一铸炮

第111章 铁芯铜体[1/2页]